1.讨论比赛的项目设置:根椐第一届的情况分析,为了使大家充分能比好每个项目,个人认为设置三轮和
四驱两个项目较为合适,便于大家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比好赛......
2.奖品的设置先听广大车友的意见,这次奖品资金的主要来源由协会来提供(比赛的报名费、协会会员的
会费和网上商城的销售利润等部分组成),不足部分由赞助来解决......
3.讨论赛事的日程安排......
目前先想到这些,望广大车友展开讨论和补充,便于协会圆满办好这次的赛事,先谢谢大家!!!
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1.同意老徐的观点,只设置两个组的好处还有~可以节省组委会开支。让已经设置的组别的奖品更有吸引力!
2.我反复思考后觉得还是发奖品较为合适。如果得奖者已经拥有所得奖品的话,可以像去年比赛搞个现场拍卖:)一举两得~~!
3.日程安排~个人觉得去年的比赛后期大家都很紧张(可能是比赛经验不足的原因)。今年可否考虑延长半天?最后一天中午结束比赛,下午交流研讨然后聚餐~呵呵呵!~!
还有没有限秒组??
设限秒组意义大吗???大家可以多讨论一下......
呵呵~我也忘记了限秒组了。
取消的话可能会少来不少车友呀~
我个人觉得限秒和无限制的难度同等
是否可以借鉴台湾限秒赛的玩法???
如果还按以前的办法玩~运气占了好大的成分
比如第一天放车,我运气好的不行,一下就跑了个整数.后面的人就彻底没有希望了
台湾限秒赛就不同,很科学.秒数随着无限组的成绩不停的动着,不到最后谁都不敢说稳拿第一
玩起来也刺激点
1、关于奖品方面,是否可以考虑把精神方面的奖弄到位,不要在出现第一届无奖牌可发的局面
我想大多数车友能去参加比赛,谁不是花个几千块???物质方面的奖励不是第一吧,
还是想拿一座奖杯或者奖牌回去,这样才有意义些
组委会是否可以考虑把奖杯做的大气点~~
奖牌多点~虽然车友大多比较实际~
可谁不想比赛弄几个奖杯回去啊~~
2、作为一个比赛,组委会是否可以考虑把宣传方面做的到位点,只靠网站的宣传我想是不够的
怎么说也是全国最高水平的比赛,去上几十个人,场面上确实有点不好看
以上几点小弟的建议,不足之处还望车友补充
限秒赛?是怎么个玩法? 还有台湾的限秒赛怎玩? 老土了.........哈哈..........
不过比赛项目过多会增加费用和时间,有利有弊啊.要权衡一下.
引用老胡在2005-3-9 22:27:12的发言:哈哈
限秒赛?是怎么个玩法? 还有台湾的限秒赛怎玩? 老土了.........哈哈..........不过比赛项目过多会增加费用和时间,有利有弊啊.要权衡一下.
我就是因为没钱所以不玩了哈哈哈哈
现在不玩车了,改做理论研究了(那些理论的帖子看的头都大了。哈哈。。。),将来理论指导做车。不错不错,英明英明。哈哈。。
还没回答:
什么是限秒赛?是怎么个玩法? 还有台湾的限秒赛怎玩?
台湾比赛没有四驱和三轮之分,一共三个组别.
第一组就是看谁跑最快拉~取前三名,比如跑了11秒称为A组
第二组就是限秒赛了,一般都是在第一组第一名的成绩上加2秒如11+2=13秒
谁越接近这个成绩谁就算赢 称为B组
第三组也是限秒赛,在第二组第一名的成绩上加2秒如11+2+2=15秒就是第一 称为C组
这种比赛规则最大的难度就是A组第一名从比赛开始成绩都是不定的.刚开始你跑了11秒,那么B组C组的成绩以11秒为准,可在比赛结束之前,全场最快的成绩不停的在变动.而B组C组的时间也会跟着变动.
如果第一天出的成绩是11秒,那么其他两组以11秒为准加2秒,但是第二天,有人跑出了10秒,那么其他两组就要根据10+2=12这个成绩重新放车跑秒.做成绩
那么因为A组第一名的成绩不可预知,可变性太强,那么随即也带动其他两组跟着变动,
这样的好处就是避免了运气成分占决定性这种可能.不到比赛结束的最后关头,谁都不敢说限秒赛稳拿第一 我们是否可以借鉴台湾这种玩法呢????
不知道我的解释清楚不清楚了~~呵呵
其实限秒赛还是很好玩的,记的有车友说过一句话:"真正的高手不在于跑的多快,而在于能够控制速度"
就象济南赛一样,高速度很多人都能跑出来,可怎么能把这种速度控制在轨道中不让他飞车就难了
而限秒赛的魅力也在于此,想让他跑多快就让他跑多快,控制速度
明白了些,是很好玩!
不过项目的设置还要考虑到此项目的广泛性.既然是"全国赛"而非"顶级车手赛",就要考虑到这点.如果都不知道这个项目是怎样的比赛规则,怎么能吸引尽可能多的车友来参与呢?
当然,不是说不要设,只是这样一来规模要大了,时间要拉长,费用要增加了.如果时间上和经费上允许,是可以增加些项目组别.
恩,结合上一届的情况,我想精简比赛项目是必由之路。
至于如何减,如何设,我想现在去定它有些太早。
我提一个方案,以“让最大多数参赛会员满意”为原则来进行。
具体方式大家可以在这里先提议,然后在网上进行投票。
投票标准按照联盟会员每票10分,参赛选手每票5分,普通会员(旁观者)每票2分来结算。
得分最多的2个项目正式确定为比赛项目。
当然,以上分数大家还可以再讨论,到底应该占多大比重。
至于奖品和回报问题,我想因为目前联盟经费毕竟有限,原则还是“鼓励为主、奖励为辅”的原则。
马腾说说的精神奖励方面我想目前可以做到的就是在网上建立“车手资料库”。
把从第二届开始(第一届也可以)的获奖选手照片、档案等归入其中,任何轨道车爱好者可以随时查阅。
其他诸如奖杯、奖牌等,我想对于以上也就是次要的了。
毕竟这东西只有你家人或者朋友可以看到,而车手记录可以永久被所有人看到,只要联盟存在的话
当然,奖杯、奖牌该发的还是要发。
媒体方面,我的意见是如果能够有机会,我们会积极去做。
而如果各方面很复杂,要求又高,效果又不见得好,还是少做为妙。
毕竟世界顶级模型比赛在我们这里的市级电视台新闻中也不会出现,相反AD的商业比赛有一阵子却经常出现在电视中。
难道说,世界顶级模型比赛的水平不够AD的比赛?
参照我们计算机和电子行业的做法,有个叫IEEE的组织,里面每个小团体都是非常专业领域的专家构成。
他们管这个叫作“社区”。
你现在用的ie浏览器,不是微软公司说怎么做就怎么做的,也要听一个叫做w3c的标准组织。
我想联盟的发展方向应该向“专业社区”去走,抄作的事情交给商业公司去做比较合适。
哈哈!!!小花来接班了(主持),我又可以观看了。。。。。。
全力支持协会工作!!!
我建议今年比赛得奖要付有证书、奖状之类,搞些什么三大车神、四大车王的荣誉衔之类的,来活跃轨道车业市场
很不错的建议!!!!
哈,烟头爸爸说得对,证书奖状不可少。
不过在这之前,似乎得把联盟理事会和主席先选举出来。
之后奖状上,是需要主席签字的。
头衔的评定倒是很有意思,以什么为标准呢?大家讨论一下。
放在那里办啊
引用zhao333123在2005-3-13 11:48:04的发言:
放在那里办啊
在上海办
请问各位,我不够资格参加,但能否来参观?
任何人都有参赛的资格(当然要先交了报名费),来比赛不是更好?不要放过学习的机会呀!呵呵~
参观当然欢迎。
但是如果能参加,那更欢迎。
所谓无限制公开赛,本来就不会去限制你参加的资格,只要是爱好者,都欢迎。
车速不是一切,正在讨论的形式中也包括了限秒赛等形式。
比如限制跑35节,跑得快反而不会得奖了:)
交多少钱
交多少钱也是要讨论的问题。
目前经费的确短缺,赛前会有联盟运营至今总体的的费用统计。
记得去年的费用是每项比赛40元无限制放车20次?
引用小炫在2005-3-9 14:32:11的发言:
我个人觉得限秒和无限制的难度同等
难度同等饿P啊~~~限秒赛不是很简单的啊~~限秒30节的话一辆车一次次的放啊!
这种限秒赛上海N年前已经举办了不要再举办~~
嘿嘿~
你是怕了吧~~
在上海那里啊,哪个区
什么时侯举行?我一定组队参赛!!!
多谢张老板支持。
一般还是会在暑假吧,8月左右,具体还没有讨论制定。
如果是在上海,可能安排在浦东的某学校内。
时间差不多了,应该找个时间商量一下具体事情了,如规则,比赛项目
暂定比赛日程等等
待这个月中旬老魏来上海的时候先讨论一下,有时间再去看一下上海的场地。
然后把比赛初步情况向联盟公布吧。
比赛跑道有龙卷风和好汗塔吗?
比赛的轨道设置应该以平面为主,追求极限的车速。
具体设定何种形式届时由网上及联盟会员投票选出是否可行?请大家讨论。
我來提供台灣比賽的方法,先是初賽所有報名都在同一軌道里放車(一大圈.二次機會),再取出前60或80名(看比賽的組別而定)分成ABCD組一組20台車(二大圈.一次機會)取前三名初賽第一名為TQ獎(最快車速獎),有的廠家會保護實力較差的車手會在某一組別里設置限秒,限秒是依據該組排名第一的秒速x2再適當加秒,超出的視為無效成積,而越近秒數者為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