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比赛TH NBT版本的车似乎占了三轮的板壁江山。
由台湾的尖兵先生所带来的TQ系列的飞鱼车也有大量,这里选了其中一辆有些代表性的。
中段的补强方式。
头部内侧的补强。
尾部结构
导轮和轮框
电机座
此车按照作者所言,并非槟榔标准设置,很多部位还有待提高。
但是就其制作来说,小花觉得已属精良,故此推荐。
请介绍你车的底盘,车轴,轴承导轮皮的厂家~
请问图中连接电池舱内侧补强与机房外侧补强的部分是怎样制作的?
引用小吴在2004-9-20 11:39:37的发言:
请介绍你车的底盘,车轴,轴承导轮皮的厂家~
台湾唐代IQ底盘
TQ透明导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26 12:01:46编辑过]
这个底盘的电池仓下是不是有6个五角星,如果是的,太好了,我这里有!!!西西!!
引用殷师钰在2004-9-23 12:38:46的发言:用锯条锯出一条槽来,
请问图中连接电池舱内侧补强与机房外侧补强的部分是怎样制作的?
很荣幸的啊,
这台车小炫也参与了制作~~哈哈~~
其实也没那么夸张...小炫只是帮忙打了2个洞而已.....
这个轮筐该不是我做的吧?
还有花哥不要把人家的姓氏给写错呀。
简体字的话,应该是“庐”吧?
庐山的庐。
引用潘昊在2004-9-26 0:26:28的发言:
这个底盘的电池仓下是不是有6个五角星,如果是的,太好了,我这里有!!!西西!!
這底盤很慘的....建議還是別用的好。
引用南健在2004-9-26 20:03:29的发言:如果是你做的ABS轮筐的话......
这个轮筐该不是我做的吧?还有花哥不要把人家的姓氏给写错呀。
简体字的话,应该是“庐”吧?
庐山的庐。
..............這台車有在全國賽上亮像.........不過卻沒機會跑了<忘記繞馬達>...........底盤是台灣的廠商的IQ底盤....此底盤不過720度交換道那還好........跑的回來.........不過過720就像上次台灣閃電軌道試車.......一過720度底盤受到離心力受不了....當場底盤出現裂痕....下720就當場飛出去了..............
引用殷师钰在2004-9-23 12:38:46的发言:................電池倉的補強是一層碳纖........一層玻離纖黏成的.......小弟做過這種實驗........這樣補強車身會更硬......小弟補強的招牌方式.........電機殼的補強是用2mm剖半貼上而成......預防電機殼高速下斷裂..................
请问图中连接电池舱内侧补强与机房外侧补强的部分是怎样制作的?
引用殷师钰在2004-9-23 12:38:46的发言:.............小炫少說一個........外加縱向專孔差入一根碳纖棒強化........
请问图中连接电池舱内侧补强与机房外侧补强的部分是怎样制作的?
.........此車因為全國賽上來不及跑........故送給蘆葦當記念.......小炫則慢了一步.......只好下次全國賽上補贈一台..........此車有在全國賽上試推過軌道.......推出約172節軌道的長度.........
恩,的确有搞错,这里要和永发说抱歉了,以后改正。
简体字是"卢"!!!
跟我一个姓哈
上來看看...
好久沒有難到這六星底盤囉...
就像小鄭所說的...
這底盤真是糟糕...
總是斷(裂)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材質太脆...用碳纖維有點浪費說...
以前有試過泡在機油裡...
好像也沒什麼效果...
呵呵!
引用丁志宏在2004-10-22 13:00:15的发言:丁志宏哥哥最近怎么看不见了呀.....
上來看看...
好久沒有難到這六星底盤囉...
就像小鄭所說的...
這底盤真是糟糕...
總是斷(裂)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材質太脆...用碳纖維有點浪費說...
以前有試過泡在機油裡...
好像也沒什麼效果...
呵呵!
这辆车的导轮是什么导轮,哪个牌的(我们这很少卖四驱车和零件).
上导轮是天豪的,下讨论是TQ的吧。
都是塑料材质。
TQ是什么?
晕!!!TQ 台湾轨道车厂商之一
这是TQ的包装卡片!!!!
引用小花在2005-2-15 0:20:35的发言:说反了
上导轮是天豪的,下讨论是TQ的吧。
都是塑料材质。
飞鱼车都好型
底盘不错
是辆很漂亮的车 但是不知道跑起来怎样
這台車不行啦...... 現在比起來差多了.....
......而且車子與現在模樣比起來也差太多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9 15:59:17编辑过]
永发啊,什么时候把新车发上来啊
呵呵.....我打算比賽的時後才亮相....... 第四次全賽上就可以看的到了....... 現在我還不想發表
我的新研究成果的車子.... 如果是一些舊車那我還可能發佈..... 現在我走低調的路線....
.......呵呵.....你們大家進步的如何了??......希望全國賽上看到大家都進步了...... 昨天放車非常
感動....經過檳榔王老哥那的修行修行小弟我的車速已經穩定在金聯盟軌道上46節未過720的車
速....... 而且還是用軟綿綿的ko跑出來的........ 希望你們能在小弟參加第四次聯盟杯時大家都
有進步...... 等充電器問題與老徐哥問題解決....小弟要暫別論壇了...... 希望你們大家不要被幹
掉了.....
哈哈,46节哦!!!!强!
....呵.........用出產不到3個月電池跑的....你們也可以跑的出來的....
只要你們沒有退步...有進步的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1 11:27:56编辑过]
请问盧永發用的是什么电池?
引用盧永發在2006-3-21 9:16:47的发言:
....呵.........用出產不到3個月電池跑的....你們也可以跑的出來的....只要你們沒有退步...有進步的話.............
哈哈......最终还是看电池的能力啊......此秘密早在第一届就公开了......
............老徐哥....我是不太懂啦.... 說秘密在電池也不對..... 如果是電池的話...那來用原裝
車來跑不就可以了嗎???....... 小弟認為...電池...充電器...馬達...車子...接觸能力...經驗判斷軌
道適應狀態......這些的研究才可稱之秘密.... 說電池能力越強好嗎?.... 不會用和不會充還是沒
有用..... 搞不好連舊電池你們都跑不贏呢.........
哈哈......能玩到在追求电池者.......你再来与他们来讲其它方面.......还有意义吗???
引用殷师钰在2006-3-23 14:31:07的发言:
请问盧永發用的是什么电池?
不要太依賴電池...太依賴電池你會死在那兒....無法進步.... 最後你會變成只有靠電池越好...你
們才能進步的地步.... 這樣是不行的.... 我用三個月內電池因素就是要達到電池暴發力的穩定
因素.... 在穩定的條件下...你才能正確的實驗...才能抓出問題的重點.... 46節我穩定是因為我車
速最低目前都穩在那兒...意思就是說目前我放車車速最低是46節...而最高呢??...你們大家自己
去想.... 我用的三個月內電池是私產的電池....基本上跟黃皮三洋1100沒兩樣....要說差別只在
出產的時間問題而已... 你們大陸那兒可以出產更強更好的電池... 可是我認為這樣子還不見得
能跑的更快.... 追根究底還是把<基本>給打好... 打不好你電池再強也沒用... 原因就是.....
你沒有本事把它跑出來..... 三個月內電池對我來說只是要達到穩定的一個條件而已........
太追求表象之物上...只會限死自己而已....
用的三個月內電池是私產的電池....基本上跟黃皮三洋1100沒兩樣....
哈哈......有人就要问了,为何你不用黃皮三洋1100呢???........呵呵
影响车速的关键:我按顺序排列如下
1.底盘;2.导轮;3.车自重;4.跑道;5.马达;6.电池;7.装备;8.运气.
玩车到一定程度后,自认为车已没问题的人,想提速的捷径就是玩电池和马达.
引用老徐在2006-3-23 17:06:54的发言:
用的三個月內電池是私產的電池....基本上跟黃皮三洋1100沒兩樣....哈哈......有人就要问了,为何你不用黃皮三洋1100呢???........呵呵
老徐哥.....是<時間>的問題啊... 電池最高峰的暴發力穩定是有期限的..... 叫我去買那軟棉棉
的4..5年以上的三洋黃皮....那我試驗個屁啊..... 連暴發力的穩定點都控制不了了....談何更高
更強的暴發力呢?... 你連充個電池電力都不穩了... 那怎麼談的上去實驗呢??.....
引用盧永發在2006-3-23 16:58:49的发言:我是殷师钰!地球上不是就你自己能把车速稳定在46节!不要把别人想象的太弱小!你在进步!别人呢?
不要太依賴電池...太依賴電池你會死在那兒....無法進步.... 最後你會變成只有靠電池越好...你
們才能進步的地步.... 這樣是不行的.... 我用三個月內電池因素就是要達到電池暴發力的穩定
因素.... 在穩定的條件下...你才能正確的實驗...才能抓出問題的重點.... 46節我穩定是因為我車
速最低目前都穩在那兒...意思就是說目前我放車車速最低是46節...而最高呢??...你們大家自己
去想.... 我用的三個月內電池是私產的電池....基本上跟黃皮三洋1100沒兩樣....要說差別只在
出產的時間問題而已... 你們大陸那兒可以出產更強更好的電池... 可是我認為這樣子還不見得
能跑的更快.... 追根究底還是把<基本>給打好... 打不好你電池再強也沒用... 原因就是.....
你沒有本事把它跑出來..... 三個月內電池對我來說只是要達到穩定的一個條件而已........
太追求表象之物上...只會限死自己而已....
引用老魏在2006-3-23 17:07:44的发言:
影响车速的关键:我按顺序排列如下
1.底盘;2.导轮;3.车自重;4.跑道;5.马达;6.电池;7.装备;8.运气.
玩车到一定程度后,自认为车已没问题的人,想提速的捷径就是玩电池和马达.
呵....老魏哥還細分真多....不過還是不夠...目前要保留些實力...不便明
說..... 運氣這方面???....程度越高...這方面越是沒用... 這方面我特別不喜歡去在意它.....
因為很簡單.... 台灣有些車手程度...是沒有巧合....好運的....
我是殷师钰!地球上不是就你自己能把车速稳定在46节!不要把别人想象的太弱小!你在进步!别人呢?
...呵...我知道...所以我才期待你們的進步啊............
引用盧永發在2006-3-23 17:13:39的发言:
老徐哥.....是<時間>的問題啊... 電池最高峰的暴發力穩定是有期限的..... 叫我去買那軟棉棉
的4..5年以上的三洋黃皮....那我試驗個屁啊..... 連暴發力的穩定點都控制不了了....談何更高
更強的暴發力呢?... 你連充個電池電力都不穩了... 那怎麼談的上去實驗呢??.....
哈哈......说来说去,还是一个电池放电平台高与低的问题啊......现在你手上也有TURBO 35GFX了,通过
设备就能很明确了.......
摈榔王今年为什么会输给钟磊?
是车?马达?运气?设备?跑道?都不是!!是电池!!!!
引用殷师钰在2006-3-23 17:28:43的发言:
摈榔王今年为什么会输给钟磊?
是车?马达?运气?设备?跑道?都不是!!是电池!!!!
.....呵呵....你只說對了一半...... 電池方面...不可否認....有差距....不過我所知道從檳榔王老哥獲得
的資料.....钟磊跑贏不完全的檳榔王大哥....這本來就是預料之事.... 全國賽的資料下來...你們還被檳榔
王老哥拿走了...二...三名???..... 在這當中已經暗示了許多事情的問題嚴重性..... 我是不曉得你們大
家有沒有發現.... 就以軌道車的不斷發展與技術的發展...... 照理說....大陸接受目前最新的軌道車研究
與零件....比賽來說...是讓檳榔王老哥連前三名都沾不到邊的...... 軌道車久沒玩的高手都知道一件事..
..以前所持有的零件與技術...一定比不上現今有的零件與技術程度.... 就以這點來論.... 檳榔王老哥...
<連>前三名的任何一個名額都拿不到的.... 我是不曉得你們大家是否太混還是搞什麼無聊的飛機......
論久沒玩4年的人與現今技術要差多少..... 先不論誰的電池好就以年份來說...一個放了一年的電池...與
放了四..五年的電池...兩者比較下來...差了多少??... 再以零件程度來論...舊零件開發的零件程度......
與最新開發的零件程度差了多少......????.... 這當中還不包括檳榔王老哥久沒玩遺忘的一些技術與調
整的技巧能力....以及缺少某些東西...條件..而遲遲無法發揮實力的問題..... 而且檳榔王老哥還特地保
持前四...五年的程度來全國賽上了解大陸與他以前的程度<差了多少>.... 以上分析還只是一部份......
要我說下去現實的問題我還可以說很多很多...... 只是你們大家有沒有去發現問題??!!..........
大陸的軌道車對我來說是第二個軌道車的故鄉.... 我非常感謝老徐哥...小鄭哥...老魏哥...尖兵哥......
如果沒有他們...小弟可能還現今默默的玩車...程度低落... 因為實在不想看到第三次全國比賽上一面倒
的慘況...大家都兵敗如山倒的情景....所以小弟才會明說問題的嚴重性..... 經過修行會真實飛魚成員
實況跑車的情景... 使我力感差距過大的問題不容再忽視...必須要告訴大家..... 不然我才不會說的...
希望你們大家趕快變強...小弟也會跟著變強...不要太混了............
引用老徐在2006-3-23 17:27:08的发言:
哈哈......说来说去,还是一个电池放电平台高与低的问题啊......现在你手上也有TURBO 35GFX了,通过
设备就能很明确了.......
......老徐哥...你們正確性精選電池我是很配服....不過就方法來說還是不行...會傷到電池.... 現在最新
研有以不傷到電池...精選到最強電池的方法了...........
會傷到電池这种说法只是每个人对电池认识和理解不同了,根据电池行业的经验是较科学性的,我现采用
的方式是电池生产厂所提供的,我也坚信他们是这方面的权威......
我的发言只是给能看懂的人一些参考:
不相信我提出的影响车速原因的人除外.我只讨论槟榔王的车.
1.槟榔王车设定很完美.能改动的只是稍微减重(镂空).钟磊的车还差很多.太多.
2.轮胎不太适用TH跑道.有1-2节的提速空间.
3.电池差的更多.还有2节的提速空间.
4.槟榔王设备更差,用TURBO35加铜头机和铜头油,起码还能再少0.2秒.这三样他都没有.
5.老的三洋1100MA黄皮跑42-43节太累.我用100棵也选不出几对.不选,只能靠运气了.
引用老魏在2006-3-24 2:58:07的发言:
我的发言只是给能看懂的人一些参考:
不相信我提出的影响车速原因的人除外.我只讨论槟榔王的车.
1.槟榔王车设定很完美.能改动的只是稍微减重(镂空).钟磊的车还差很多.太多.
2.轮胎不太适用TH跑道.有1-2节的提速空间.
3.电池差的更多.还有2节的提速空间.
4.槟榔王设备更差,用TURBO35加铜头机和铜头油,起码还能再少0.2秒.这三样他都没有.
5.老的三洋1100MA黄皮跑42-43节太累.我用100棵也选不出几对.不选,只能靠运气了.
1問題.....車設定很完美..那是針對士邦軌道的車子..並非th軌道...如果是針對th軌道車..一
定在th軌道上跑的更快.....比賽短短試車做車三天內是不太可能做出適應th軌道
的車子.... 車子要在th軌道上跑...長期研究才可以的.....
2問題.....輪胎不適合th軌道???.... 那是會不會用的重點.... 檳榔王老哥少了某個東西.....
以至於這方面佔居下風.... 無法處理輪胎抓地力問題.... 與輪胎瞬間<適應>軌道的
問題......
3問題....這我不可否認...不過應該不只差兩節車速才對...因為電池實在太舊太老了....
4問題.....設備方面..turbo35與銅頭機我沒話說.....不過銅頭油相反....檳榔王老哥的獨特銅頭
油...是我測試許多搖控車...軌道車油裡面...是最強的....
5問題....這我沒話說...不過要靠運氣???....我還是不太喜歡.....
我认为除了电池方面~至今没有人可以挑战槟榔王~~哪怕是他4,5年前的水平~~何况现在也没出什么特别先进的零件,所以输给他很正常~~但是不代表我在混~~这两届比赛我用的都是双钱马达,当然有迫不得已的原因~但是也不是说被干掉就能被轻易干掉的~~别人我不知道~~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卢永发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我只是接受不了你说一半藏一半的说话方式~~
这次提到电池,只是因为今年比赛没有电池用~着急!
以前吃电池的亏吃太多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4 12:09:50编辑过]
...呵呵...基本上我也不願意半藏半說的方式...實在是有許多因素牽扯到別人苦心研究不肯說的
秘密.... 別人不願意告訴你們...我能做的頂多用點的方式...希望你們去發現...我有我的苦衷啊...
基本上我還不想與現在玩車朋友撕破臉...我能做的貢獻...只有這些了....
各位台湾大陆高手
现在市面上所有的新配件都不能做到提高车速的作用(除动力部分)
唯一的作用就是让玩家安装起来更加方便
引用b4在2006-3-24 14:38:09的发言:
各位台湾大陆高手现在市面上所有的新配件都不能做到提高车速的作用(除动力部分)
唯一的作用就是让玩家安装起来更加方便
这个总结性发言,是否又要投石问路了......
用石头砸死你 也问不出个屁来
引用b4在2006-3-24 16:35:39的发言:你俩又开始说相声了
用石头砸死你 也问不出个屁来
引用b4在2006-3-24 16:35:39的发言:
用石头砸死你 也问不出个屁来
同意!!!!!
引用b4在2006-3-24 16:35:39的发言:
用石头砸死你 也问不出个屁来
说明你理解力太差......文化层度问题
引用b4在2006-3-24 14:38:09的发言:
各位台湾大陆高手现在市面上所有的新配件都不能做到提高车速的作用(除动力部分)
唯一的作用就是让玩家安装起来更加方便
......東西給你...你不會用...??? .....怎麼提高車速...... 就算是老舊電池...... 車子修正.........
一樣也是可以上45節的.... 新零件立刻一到手就要上升車速是不太可能的..... 東西要了解它的特性..
與做用...和研究新的正確用法才對..... 太注重動力部份而忽略其他地方.... 車速想提升到那是不太可能
的.... 重要的還是<基礎>給打個穩紮吧.......
你好象看不懂中国话
....呵...我看不懂怎麼跟你們聊....???....新零件固然組裝方便...但那是死的.....做車研究技術是活的....
零件是會不斷更新更強...但是技術不好...一樣無法跑的更快...市面上有許多零件是可以提升不少車速的
...那是你可能技術程度還不夠....無法理解新東西的用法...同如老徐哥的牛比碳纖維底盤會不會用的差別
....我用只能跑到46節車速就很了不起了...... 而修行會彬仔它用就可以跑上50節....??!!...... 你想這差
在那??....用的是同樣電池...同樣充電器...同樣材質材料的零件...... 差別只是車是個人做出來的......
車是個人自己調整的...兩者差了多少???.... 不管是新零件還是舊零件...你沒辦法引出發揮它的極限....
你想要快到那????...... 由其是新開發的零件有許多的潛能存在....不知道你是否有沒有發現...???
還是說你的程度不到???無法發揮東西的特性....還是說你的玩車關念是死的...無法進步.....你的極限就
是只有這樣???.... 我想不會吧......你也算是有些資歷的車手了.....程度應該不只這樣吧.....
用30毫米的导轮 打磨到18毫米
用19毫米的导轮打磨到18毫米
车速没有差别 只不过会让玩家方便一点
你看的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语言吗
现在市面上所有的新配件都不能做到提高车速的作用(除动力部分)
唯一的作用就是让玩家安装起来更加方便
....懂得廠商導輪製造壓梭原理的人就知道兩者差了多少...... 30mm導輪打到18mm...與19mm打
磨到18mm....程度還沒有跑到出問題當然不會有差.... 可是跑到一個車子壓力越大狀態下...兩者出現的
問題將趨向於明顯....... 30mm打磨到18mm大的導輪密度壓力...遠遠大於19mm打磨到18mm的問
題...車速越快...壓力越大...兩者承受的變型壓力...我問你那個承受將變形越小...???...那個導輪密度壓
力比較大??能承受壓力使車子特別穩定??.... 等你懂得導輪製造過程與射出壓力問題再與我談吧.......
簡體字我在這網站上看了將近兩三年了...不懂也都看到懂了.... 更何況我的電腦有簡轉繁體的功能......
想要給我打馬虎眼...是不太可能的.....
你说的问题小正很久以前已经提出过 我也完全知道 不用在这里体现自己 你真的一点都不知道我现在做的工作吗???
我现在所说中国话的你还不能理解吗 为什么还要钻牛角尖 和不断的体现自己呢
现在市面上所有的新配件都不能做到提高车速的作用(除动力部分)
唯一的作用就是让玩家安装起来更加方便
用30毫米的导轮 打磨到18毫米
用19毫米的导轮打磨到18毫米
车速没有差别 只不过会让玩家方便一点
....呵呵....我無法理解...我知道每個東西要會用才會快....就算是市面上的東西也一樣....
或許是程度差距所至....我發現許多新東西要跑出更快車速可能潛力太高太多.... 要說無法跑的更快...
我是不信的....而且我這方面研究成果很大..... 你做什麼工作我不知道....希望請教你一下....
..........
盧永發,他是疯子啦
死猪疯疯___王海峰是也
死猪疯疯也
............暈倒...是你啊....
從獲得的第一次全國賽上資料與第二次全國賽上資料......你似乎沒有什麼進步......
反而還有退步的跡象....????... 身為開發人員不應該是如此吧???..... 有公司的資源與最佳的
實驗地方... 還會這樣...?? 我無法說什麼.... 不過我反而覺得第一次全國賽的你...遠比第二次
全國賽的你還來的強多了... 從你第一次全國賽的車與與第二次全國賽上的車一看就知道問題
出在那...你似乎失去了一些原有的實力問題....反而被一些**觀念覆蓋過去...反而失去原有的東
西..... 小鄭哥以前教過你的基礎...你似乎有些忘了一乾二淨沒有活用... 小鄭哥教的一些基礎
...是一些玩車不可少的底基... 我認為你去找回失去的東西還比較好... 至少比較容易進步
...不會被死限.... 我說的話雖難聽...但是良藥苦口... 也算是有一面之緣給你的建言......
我蠻期待你在第三次全國賽上的表現......... 因為你的資質不差...別把自己給大眾化了.....
引用b4在2006-3-27 17:14:10的发言:
你说的问题小正很久以前已经提出过 我也完全知道 不用在这里体现自己 你真的一点都不知道我现在做的工作吗???我现在所说中国话的你还不能理解吗 为什么还要钻牛角尖 和不断的体现自己呢
现在市面上所有的新配件都不能做到提高车速的作用(除动力部分)唯一的作用就是让玩家安装起来更加方便
用30毫米的导轮 打磨到18毫米用19毫米的导轮打磨到18毫米
车速没有差别 只不过会让玩家方便一点
.......體現自己???....我這個人比較剛直....有話特別容易說話...特別是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身為開發人員不應該是如此吧???..... 有公司的資源與最佳的實驗地方
你的想法错了
......??那你們怎麼開發零件...???...
....???那你們怎麼測試零件的優劣特性東西可不可行???.....
.....你們都沒有實驗下去就開發出來嗎??.....
....還是說你們的零件都是欺騙消費者....???....單純的利益.... 唬大家的....
....還是你們只是靠著一些知識理論開發東西....而都沒有測試過....??...
....還是你們都模仿別人...都跟隨著人家腳步走.......?????......
我这几年跑轨道车的次数
2002年10月 跑三轮车3圈
第一次无限赛前 在深圳跑了一圈的四轮车 37节
无限赛跑了2圈三轮车(一次42。8节。一次飞车) 一圈四轮车 比赛结束后跑四轮车一圈(39节)
第2次无限赛跑三轮车4次 四轮车2次
2006年1月1日 参加四驱车比赛 试车次数2圈 比赛3圈
以上是我这4年来跑车的全部次数 屈指可数 平时练习测试的机会为0
各位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原來是開發技術人員是打混啊.......... ......
簡單說開發出來的東西幾乎沒測試過就對了....... 大眾就是犧牲品...實驗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8 15:38:40编辑过]
你说错了
没有机会测试 当然就是说 没有产品要开发 明白了吗
既然没有四驱车产品需要开发 那为什么要去测试呢 哈哈哈
.....哦....明白了...... 那這四年間也就是說你們都沒有出過任何一個新產品喽...........
2年前有
这个就叫做中国的国情,出产品会做专业测试的公司在大陆是很少见的。
大概只有军备和高端设备才会去做。
如果说模型公司去做复杂的一系列测试的话,在大陆会被80%以上的人笑。说什么:“做玩具那么认真干啥?”
就想想处理个铜头就有人夸“高手”这种情况吧。。。应该会比较好理解一些。。。
很多东西正常使用下出了问题死了人都一笑了之的。
南健
你看的懂中国话吗
既然没有四驱车产品需要开发 那为什么要去测试呢
开发不开发是市场说的算的
起码等再火起来再说
比如95年-97年的时候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我不管市场什么的,反正现在能够开发的东西还是不少的。
内补?天豪的底盘也能内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