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的经典的比赛前马达电刷的状态
新想法的马达电刷状态
装上马达壳后的状态
先说电刷改造,再说其他。
逛街中无意发现了2MM直径的微型弹簧,一问店家,是人家自己家里生产的,便宜。毫不犹豫的掏钱大喊一声:老板娘给我来几块钱的,就这样几十只微型弹簧到手了。
这种电刷的想法是来源于五六年前王海峰还在AD公司时代,我俩讨论四驱车改造后的结果,除了说到传动轴,轴心,最后就是马达电刷,一致认为我们所用的130马达,主要还是单向工作,最大的阻力摩擦来源于电刷和轴承,轴承先不考虑,有钱就定做陶瓷10W转的,没钱就选量产的成品,剩下唯一能改造的就是电刷了。
先在马达后盖两边各钻一个2MM的孔,然后把微型弹簧装进去扶正,最后用环氧树脂AB胶把孔封住,电刷再装进马达后盖,完毕。注意方向不要弄反了否则阻力会更大。
再说说论坛如此冷清的问题:
1.首先是此论坛给无限制车手提供了一个展示车速的平台和机会,但是正因为如此,车速越来越快,无限制车手水平越来越高(这里面有老徐的原因,有TH产品追求极速的原因),给广大四驱车(轨道车)爱好者的空间越来越少。只有利用更合理的规则,更加有吸引力的比赛方式,才能把大多数发烧友聚起来。
2.再说一下无限制车手,普遍来讲,极端的自私,想赢怕输。自己掌握了一点点技术,生怕别人学去超过自己,永远不会在论坛发车子图片,细节,永远不会在论坛交流,只会冷嘲热讽的打击新入门的爱好者。个别较大方的无限制车手除外。
3.论坛如此冷清的另一原因就是居然是无版主,只有工作家庭生活都很忙的小花一人在打理,虽然以前曾经出现过一两位版主,但是事实证明不称职。我就没见过没有版主的论坛会火,要知道选几位热心每天能上线交流,管理及发言的版主虽然难但还不至于没有。每个人都有几十位好友及朋友,这几十人又有几十位好友及朋友传销下去队伍就会膨胀。
4.看多了无限制车子配置及设定的高手们,一眼就能看出新手装出车子的各种毛病,这样新手不敢发图交流,高手不屑指点一番,越来越恶性循环,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田宫论坛5-10节车速的车子,每天都有很多辆新车上图,大家也自得其乐;这里一年也见不到几辆10-50节的新车发表,高手们也很安逸。
写到这里,不多说了,会得罪一些人,我没有恶意。但是衷心的希望论坛越办越火,每天都有新气象,新车子,新想法。
反复用的话,弹簧是不是会退火啊?
引用老魏在2011/12/29 21:38:03的发言:
逛街中无意发现了2MM直径的微型弹簧,一问店家,是人家自己家里生产的,便宜。毫不犹豫的掏钱大喊一声:老板娘给我来几块钱的,就这样几十只微型弹簧到手了。
这逛街都逛到哪去了。。
一百多度应该不会,二百多度漆包线焊锡先溶,所以能用
引用老魏在2011/12/29 22:08:35的发言:老魏说的确实有道理,我也是新手,也发过两次自己做的车,不过没有几个真正的高手指点过,也许做的真的不够好,呵呵。怎么说呢,,,,平时也和高手们交流过,但高手所掌握的技术有时候讲出来我们新手很多时候很难真正理解,所以个人觉得高手们有时不说话是有这方面的原因的,,,个人观点,,,个人观点,,,
再说说论坛如此冷清的问题:
1.首先是此论坛给无限制车手提供了一个展示车速的平台和机会,但是正因为如此,车速越来越快,无限制车手水平越来越高(这里面有老徐的原因,有TH产品追求极速的原因),给广大四驱车(轨道车)爱好者的空间越来越少。只有利用更合理的规则,更加有吸引力的比赛方式,才能把大多数发烧友聚起来。
2.再说一下无限制车手,普遍来讲,极端的自私,想赢怕输。自己掌握了一点点技术,生怕别人学去超过自己,永远不会在论坛发车子图片,细节,永远不会在论坛交流,只会冷嘲热讽的打击新入门的爱好者。个别较大方的无限制车手除外。
3.论坛如此冷清的另一原因就是居然是无版主,只有工作家庭生活都很忙的小花一人在打理,虽然以前曾经出现过一两位版主,但是事实证明不称职。我就没见过没有版主的论坛会火,要知道选几位热心每天能上线交流,管理及发言的版主虽然难但还不至于没有。每个人都有几十位好友及朋友,这几十人又有几十位好友及朋友传销下去队伍就会膨胀。
4.看多了无限制车子配置及设定的高手们,一眼就能看出新手装出车子的各种毛病,这样新手不敢发图交流,高手不屑指点一番,越来越恶性循环,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田宫论坛5-10节车速的车子,每天都有很多辆新车上图,大家也自得其乐;这里一年也见不到几辆10-50节的新车发表,高手们也很安逸。
写到这里,不多说了,会得罪一些人,我没有恶意。但是衷心的希望论坛越办越火,每天都有新气象,新车子,新想法。
还是希望再把你的作品拿出来,让高手讲评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再说每个高手也是从低手学习过来的。
有刷电机的热量除了电磁效应,最大户我个人感觉就是电刷摩擦了。
铜跟铜高速摩擦大电流通过。在马达受到阻力以后,电刷与铜头会更激烈的产生火花产生热量。也会导致铜头接触点的损耗,导致铜头变的不圆。高速高温状态下,电刷和铜头部分润滑油很快会被甩光耗尽。进入干磨状态,所以我个人认为在增加接触和持久力的改进前应该改进润滑性。
1:使用其他自润滑材料的电刷,增加在干磨状态下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保证电刷在大电流高转速下不会磨断。或者跟汽车一样变成主动连续润滑结构,起码在20秒内保持接触摩擦部分有润滑效果。
2:增加支撑弹簧后,电刷和铜头的接触面和角度是否应该调整,比如铜刷接触面做成微曲面。电刷夹角和进角的调整。
工业电机中采用的碳刷貌似在大电流高速状态下效果并不好,而且小电刷制作不可能很精致是简单的卡嵌结构,制约电流。更多只能作为电刷后边的支撑结构和备用结构。
路过,挣扎着吹下水。
很多人应该都是当年留下的心理阴影作祟吧?
在网络上基本上不知道对方是谁。
除了实际见过面,打过交道的人之外,很难再去敞开心扉。
只是我现在经过韩国社会的洗礼,现在对新认识的见过面的人,也没法做到信任或以诚相待。
所以呢,换个思路。
见文、见车如见人,发帖发车,如果是为了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前段时间被小炫跟欢哥等人轮番轰炸,正拿着X底盘反复推敲。。。等车有个雏形就发上来。(基本思路是要向小郑兄致敬)
PS:以上这段话也是我纠结20分钟才挤出来的。。。习惯潜水之后想回帖还真不容易。
加弹簧会不会增加电刷与转子头的摩擦力?反而适得其反呢?
田宫论坛之所以比较热闹
我觉得是氛围
好的氛围有利于新人的加入和成长
引用老魏在2011/12/29 22:08:35的发言:
再说说论坛如此冷清的问题……写到这里,不多说了,会得罪一些人,我没有恶意。但是衷心的希望论坛越办越火,每天都有新气象,新车子,新想法。
好久没有在这个论坛发帖顶贴了,魏主席说到心坎里了
路过
天津联盟杯那届,是离我最近的一次,我也报了名。可是在群里无意一句玩笑激怒了委主席,扬言要管理员踢人,所以突然没了去参赛的兴致。(其实与其说是参赛,不如说是去见见各位高手)
看委主席你还是很热爱轨道车,并且也是很热心的人。那次就当是误会好了……
还有很多大家心知肚明的东西谁都不说……我也不说了,省的得罪人,只斗胆跟委主席抖抖往事……
PS:电刷新想法很赞
以前有冒犯的,就当我无知,别往心里去,有机会我们还可以继续交流,开玩笑也可。
我也是开玩笑说话不过大脑,也请主席见谅
有稍微研究过这个结构。为的是研究磨合tamiya 马达。电刷和铜头的接触和受力方面比传统电刷摆放位置更合理。
如上图所显示,电刷会顺着铜头逆时方向靠拢,所承受的磨损较低,一般上在传统电刷的摆放方式下,没有顺着这个方向的电刷会先断掉。
弯曲后接触面增加,电流量会增加,传统电刷无法达到这个效果。
弹簧位置可以放在电刷更尾端?个人看法,这样除了可以增加压力外,更有助于电刷弯曲,来达到增加接触面的目的,电流通过量越多~
魏叔好,大家新年快乐(我是szngszng)
大SOS好,新年龙年好,我没有叫你大S就不错了,欢迎常来,不要潜伏,小花姐,天才姐超姐,炫姐你都认识。
引用老魏在2012/1/1 17:23:03的发言:
大SOS好,新年龙年好,我没有叫你大S就不错了,欢迎常来,不要潜伏,小花姐,天才姐超姐,炫姐你都认识。
哥不是姐姐。。。
看完大S的图。。。哥终于理解了。。。主席你的拍摄设备有待更新啊。。。。
一直用手机拍照,最近找一下,看看有没有尼康或者佳能的手机。
魏主席好想法,不知实际好用不?
P.S万宝路冰蓝~~好烟。。哈哈
电刷创新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啊
引用老魏在2011/12/29 21:38:03的发言:
先说电刷改造,再说其他。
逛街中无意发现了2MM直径的微型弹簧,一问店家,是人家自己家里生产的,便宜。毫不犹豫的掏钱大喊一声:老板娘给我来几块钱的,就这样几十只微型弹簧到手了。
这种电刷的想法是来源于五六年前王海峰还在AD公司时代,我俩讨论四驱车改造后的结果,除了说到传动轴,轴心,最后就是马达电刷,一致认为我们所用的130马达,主要还是单向工作,最大的阻力摩擦来源于电刷和轴承,轴承先不考虑,有钱就定做陶瓷10W转的,没钱就选量产的成品,剩下唯一能改造的就是电刷了。
先在马达后盖两边各钻一个2MM的孔,然后把微型弹簧装进去扶正,最后用环氧树脂AB胶把孔封住,电刷再装进马达后盖,完毕。注意方向不要弄反了否则阻力会更大。
这我就一直有个疑问~现在我们用的电刷都1-4片左右的组合 当马达转速提高后 单片电刷的寿命就很短了~反观如果类似碳刷的形式 把电刷与转向头的地方加工成整小粒的 无氧铜 或者是直接用厚度 达到0.4的无氧铜做电刷 这样电刷寿命不是就延长了吗? 因为按照我的理解 在车上电阻最小的决定因素 会是在导电片的最薄处~ 那么即使不用无氧铜来做电刷而改用其他耐磨的合金铜 那么电刷与转向头的摩擦是否就会降低很多呢? 这只是自己的一个小小的想法,也试过用电烙铁去焊接小铜块 不过手工不过关 一下就掉了 表达能力不太好~希望大家能探讨下~
这弹簧什么用?难道是用薄的电刷片来减小摩擦,是不是因为厚的电刷片过紧摩擦力过大而薄的电刷片易变形会和铜头分离才这么弄防止薄电刷片变形也减小了摩擦?本人新手勿喷
用弹簧是为了防止高温退火等问题......
引用老徐在2012/10/31 0:26:45的发言:
用弹簧是为了防止高温退火等问题......
我很想发自己的车'但没信心'因为知道自己的车不好
引用schumacher在2012/12/4 21:53:04的发言:那更应该发,我是电脑原因发不了
我很想发自己的车'但没信心'因为知道自己的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