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讨论区列表: 技术研习与探讨

[原创]第一次做的奥迪车子,大家指教并欣赏

潭中云影 2009/9/24 22:40:26

我们住在北京地坛

儿子九岁了,很喜欢四驱车,我于今年年初发现轨道车网站,浏览不少帖子学习不少东西,因为没有大跑道,一直也没有认真的做车,今年暑假,儿子用考试奖金一口气买了十几辆战龙四驱,家里弄了条小跑道玩玩,也锻炼装原装车的能力,暑假期末,在网站浏览发现地坛有了四驱车跑道,这下可方便了,于是买了砂轮机,经过二天的努力,有了下面这辆奥迪四驱车. 严格按老徐 35节以上车调制的帖子制作


双层导电片和传动轴支架



轮胎 奥迪原装胎

打磨的导轮,还不够光滑



以下向大家请教的问题:

十一期间要跑五轨飞龙,车太长了,准备做一辆短车,计划把后翼前移1cm,是否会造成重心过于偏后

现车的稳定性稍差,在过弯快时飞车,是否将前下导轮下降2mm,起到加强稳定的作用,前导论下降后,前后导轮不一样高是否有问题?

轮子半径控制在22mm是否比较好

冠齿和传动齿是否要0.5~1mm的间隙

车的基本配置

马达 0.5/0.6/0.7 单线,和0.5 双线 奥迪超长轴心,强磁

导轮 18mm/17mm


齿轮2.3:1 或2.5: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26 22:09:53编辑过]

lusung 2009/9/24 23:12:29

比我弄车强多了 给你赞一个

大尾巴狼 2009/9/25 7:03:41

试问 如果我们把轨道车想象成一个箱子 这个箱体在冰面和沙滩两种环境下给它作用同样大的力 在哪种环境下会滑行的更远 同样 是否在沙漠环境下 使用的力越大 这个箱体损坏的越严重 我更偏重于减少车子在轨道内的摩擦阻力系数 车速及稳定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轮的形态 。。。(http://www.tcfans.org/article.asp?id=13 ) 看了第一张图片 在电机导电片电池都安装好的情况下 请再观察车体是否形变 四个车轮是否同时着地 在一个平面是否可以将车体的左后右三个端面平稳直立并保持四个导轮同时触地 (如果导轮抓的厉害 这点可以不考虑) 奥迪的五轨赛道偏厚,双塑导可以上到不错的速度 如果总在过弯快时飞车 可以将下导更换为铝导 不过 奥迪的铝导品质好的比例真的很少 需要再费力加工 建议将车宽设定在114.5以内 放车时尽量远离测速器

釒屬 2009/9/25 10:16:04

不错 顶个

龙之火 2009/9/25 12:42:58

这车上速度马上飞  龙头的强度根本不行
我做的上五跪快点就飞  还有跑五跪最多到113的宽  超过应该都会卡  有的地方都放不进

大尾巴狼 2009/9/25 15:02:09

已经很好了 祝开出好成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25 15:14:08编辑过]

大尾巴狼 2009/9/25 15:11:37

其实已经很好了 为什么还要改

潭中云影 2009/9/25 19:00:41

车太长了.无法过720度换道器

nigoyu 2009/9/25 20:11:34

把鳳尾縮上去啊 自己開洞 而且好跑很多

fio_lu 2009/9/25 21:52:04

凤尾反转180度装吧,效果会好很多,要自己开洞。
后轮轴上的冠齿未做定位处理,会移动的,跑久了就打齿了。

大尾巴狼 2009/9/26 6:52:42

引用潭中云影2009/9/25 19:00:41的发言:
车太长了.无法过720度换道器
手工已经这麽强了 完全可以尝试着变通 切割前后翼 用粘接和绑线的形式找到合适的安装位置 其实大可不必套什么静态重心动态重心什么的 建议将车胎打磨到22.5mm 切记要同心及正圆(可预先在电池扣位安装2个17毫米轴承导轮,如果车轮不是正圆,前后轻推车体,单侧导轮会有少许离地现象)导轮是务必要正圆的,抛光建议使用奥迪17系列的包装卡纸背面,可以裁成2cm的小条使用。你的后导设定很好了。前导看不清,下导和前翼间有玻纤垫片吗?不需要有的。其实只要下导螺丝不碰到金属环就不会丢速度,如果没有好汉坡就不需要安装弯腿。

大尾巴狼 2009/9/26 7:20:42

打磨车轮 要将中传轴去掉 观察后轮请将导轮安装在电池扣前端螺丝孔位 观察前轮请将导轮安装在电池扣后端孔位 看你电机设定是使用强磁 五轨随便摆下就要有50节左右的轨道 但直道偏多 有时候过大的扭力也会形成阻力 我会选择点7单线10绕或点5双线9绕配合薄磁(光速,震慑里有的) 1600电池爆发力很好 不知道你双层导电片安装后用手转下车轮有没有阻滞感 如果有 建议先用1300电池跑个保留成绩 无他 祝比赛顺利

潭中云影 2009/9/26 22:12:37

感谢大尾巴狼,超收了

BDDS-虫 2009/9/27 11:39:07

顶北京的车友

nigoyu 2009/9/27 17:06:31

這輪胎做前胎不好跑 轉彎的時候就可以感覺到了

四驱悠悠 2009/9/27 18:20:39

简单的说一句。。
前后传动轴钢片建议垫到背面面。。就是垫到内侧。。
后面的传动轴钢片明显虚位过大。。有空改良一下。。


潭中云影 2009/9/28 7:28:35

抄收,感谢四驱悠悠!

烟头小子 2009/9/29 8:30:24

提出两点浅薄的看法:
第一,轮胎的处理。轮胎作为车体与轨道接触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应该得到重视。轮胎的形状研究,轮胎的尺寸,轮距的调整(个人喜欢窄的轮距)。论坛有很多好的比赛车辆,可以根据他们的轮胎造型与跑道特点进行分类、总结、研究。
第二,传动轴的处理。传动轴是动力输出的一个中转点,其处理的方式,在竞技赛程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处理传动轴的目的就是要让马达的动力尽可能的100%的发挥出来,至于处理的方式,个人有两点建议:首先,轮轴上的齿轮,盆齿与车体零接触,做法自己研究,要不就失去了四驱车的乐趣;再次,盆齿与传动轴齿轮之间的距离调整。因为传动轴是动力传送到前轮的途径,所以处理传动轴也是动力效率提高的一个方面。
至于车体结构方面,参考徐叔叔的35节车体调整做,OK的。
做完之后,可以检查并改进这几个方面:
1.导电片的设计;
2.车体结构的牢固性,考虑在受力薄弱点贴补强;
3.车体的重心设计。

潭中云影 2009/9/29 16:55:33

感谢烟头小子的建议,马上改进

» 发表对本话题的回复,请用图形模式浏览: [原创]第一次做的奥迪车子,大家指教并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