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驱车组的争夺没有无限制组那么激烈,不少车手都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四驱车的比赛上。
因此本次比赛四驱车成绩普遍偏低,小花个人觉得没有客观反应车手真实水平,至少是上海车手的真实水平。
上海车手王海峰的车。
天津车手韩欢的车。
厦门烟头家的车,由父亲蔡紫腾和儿子蔡智君(本站版主“烟头小子”)联手制作。
上海小朋友杨澄昱的车,由其父亲杨世民(本站会员“杨老师”)制作。
杨澄昱今年10岁,是本次比赛最小的参赛选手。
李艺超的车。
北京车手番吉夫(本站会员“pj”)父子的车。
南健的车,本来是打算推车的好象。
珠海车手张世梁(本站会员“wanny”)的车。
李亮的车。
张万福的车。
以上部分车手小花不清楚其所在地区,如有会员知道可以帮忙补充。
另外,在比赛之初,上海车手刘轶斌就放下了一辆快车。
可惜因为最后关头在直道上跳起撞上了记时器,痛失成绩。
直道飞车,还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啊!
同样,本次名次靠后的几辆车也沾了其他车手飞车的光,这种现象希望能够在下次的比赛中得意改观。
[此贴子已经被FlowJZH于2004-8-5 22:25:22编辑过]
都是好车
不是什么快车,就是没有做好,单圈4。5秒,有很多人可以证明,包括可爱的裁判,他问我是比无限组的吗:)
40节的四轮看来第一圈还是可以的,呵呵:)
维持了三圈,最后一节就,嘿~~~~~变成超人了
飞车后的成绩用的着在这里炫耀吗???
哦~~就是这个车啊,晕~~~佩服王海峰的力度。
做的相当好了。。。要是再干净点就更好。
我那车不是要用来推的呀。
本来打算拼命的,只是无法适应推车手法,以及充电能力实在太差,爬回来的而已。
我明年还回带这一辆过去,而且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了。
因为这车的速度没开出来,所以几乎没有损伤,明年照上不误。
请问第一名的是用什么马达的??
马达为自己绕制,具体参数和照片见会员专区全国大赛事务版。
谁有数据
请发
谢谢
王海峰的轮胎用了胎水,不然不会有很好的抓地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