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可以贴图了
图1为TH报废底盘
图2用TH轮框粘一块反光纸
图3用TURBO35马达功能,没有的话用两节电池接上.但不能看工作电流.
图4用光电转速表对准反光纸
图5测量后的结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7 11:03:36编辑过]
..哦...哦...測試轉速嗎?......有沒有測試馬達耗電aa與轉速比??...... 隨著車子技術進步....車
子的阻力越小.......馬達的調整比也會跟隨著不一樣喔......... 老魏哥加油......
感谢老魏贡献技术,看来对马达“表现”有追求的玩家还是有的。
之前在和车友私下聊天中分析了以下2种情况:
1. 普通1千元左右的充电器+1千元左右的马达测试仪;
2. Turbo35充电器+300元左右的转速表。
这一装置对每种情况都适合,呵呵。
引用亮明先生在2006-1-27 17:08:04的发言:不只是测试转速,工作电流也很关键.
..哦...哦...測試轉速嗎?......有沒有測試馬達耗電aa與轉速比??...... 隨著車子技術進步....車子的阻力越小.......馬達的調整比也會跟隨著不一樣喔......... 老魏哥加油......
.......魏老哥....你有沒有測試過9A,九萬轉/分以上.........小弟的最速馬達表現是在這組合下
.....出現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8 16:34:09编辑过]
引用盧永發在2006-2-3 8:54:14的发言:这么高?厉害.
.......魏老哥....你有沒有測試過9A,九萬轉/分以上.........小弟的最速馬達表現是在這組合下.....出現的............
............????!!!暴銅頭.... 小弟我目前沒有這問題......... 台灣以前軌道車的雙線繞時代中.....
馬達動不動就是7萬...8萬轉以上下去飆..........也顯少有這問題.......... 魏老哥銅頭材質要下去
找............台灣好的銅頭承受8萬多轉是很正常之事........ 小弟提供的馬達數具是以前在修行會
中測試的最速馬達數劇...... 馬達的材質....銅頭...馬達鐵殼都是修行會的同好下去新設計原理做
....出來的.........市面上是找不到的............. 因此魏老哥....材質有...只是你們要自己去找.......
以上是修行會當時舊車跑出來的.......... 現在的新原理車根本就沒必要需要這麼大轉速.........
只是有些歲月的資料了...........提出來給魏老哥參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8 16:34:30编辑过]
照图上所说,我个人觉得有点不准确。因为你现在测的是装上车轮以后的马达转速,马达轴心和车轮的直径不一样,转动一圈所走的距离也就不同,应该是有偏差的,而且也没有齿轮,不能很准确的测出马达或车轮的转速。
新手上路请多多指教
这和直径没有关系!!!!仔细想想吧.
车轮直径的大小,只能影响到马达的负载大小!!
转速表所读出的结果是转速,或者说是角速度,即每分钟多少圈。
无论是130电机轴心,还是套上飞机轮胎,只要一起转动无打滑,这个数字是内外相等的。
要得到空转时候车轮的速度(带有齿轮),乘上一个齿轮比即可。
马达在加上负载后只会越来越慢,空转最快,
老魏发此贴的目的之一我想就是告诉你,要跑到45节,空转至少要有6万转的速度。
各位测量一下自己的转速,看看有多少节的“潜力”吧,呵呵。
请问老魏在测试的时候,安培数值是否较为稳定?
在测试的时候,安培数值不稳定,说明有二个问题存在:
1.转子不平衡.......
2.电刷压力和铜头的问题......
个人测试下来,电流会有一段从小变大的过程;
所猜测的原因是轴心刚装入电刷中间时,接触难免会有微小不良。
转动后因为摩擦的关系,会使得这类接触不良减少,从而使电流增大。
引用老徐在2006-3-22 22:15:28的发言:1好理解,2在具体一下......
在测试的时候,安培数值不稳定,说明有二个问题存在:1.转子不平衡.......
2.电刷压力和铜头的问题......
中国的各位高手
铜头甩爆这一现象
和铜头质量完全没有关系
凡事不能看表面
引用小花在2006-3-22 22:46:26的发言:刚好相反.
个人测试下来,电流会有一段从小变大的过程;所猜测的原因是轴心刚装入电刷中间时,接触难免会有微小不良。
转动后因为摩擦的关系,会使得这类接触不良减少,从而使电流增大。
引用老徐在2006-3-22 22:15:28的发言:
在测试的时候,安培数值不稳定,说明有二个问题存在:1.转子不平衡.......
2.电刷压力和铜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