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工之前的TH黑金刚底盘!
拿到了TH黑金刚底盘现在镂空处理(个人建议~轻点快点~镂不镂空随你~)
再最薄弱的马达座两恻可选用0.22的碳纤维板材加以补强.(没有碳纤板可用玻纤板代替~欲薄欲好)
在电池座的两恻进行内补~可选用0.5MM的玻纤板进行补强.(本人喜好内补~想外补的也没关系)
剪一小块无氧铜皮用502粘合在1MM的玻纤板做成开关。
TH黑金刚的龙头安装方法,用牙签进行打销钉.(人穷没办法用不起碳棒~建议用碳棒)
安装完龙头后用鱼线进行捆绑(没有鱼线的可选用家家户户都有的缝被子的棉线)
凤尾的安装~同样也用鱼线进行捆绑。
TH黑金刚的车型框架现在就做好了~
做此黑金刚的感觉好象是在纤维上面做车一样,镂空时用刀片切割真的就象是在纤维板上切割一样割下来的是纤维~等框架结构做完后扭动车身硬的象块石头,连最薄弱的马达座两恻用手去扭动纹丝不动啊!
哈哈哈~~~~TH黑金刚底盘实在是强的没话说了!!!
[此贴子已经被FlowJZH于2004-2-24 0:04:10编辑过]
接下来就是轮胎的制作了~轮胎本人选用TH疯猪胎~高抓地力,打磨成平行两恻略倒角,直径21MM、宽3.5MM!
导轮的安装:前导轮下面不装纤维垫片上面装四片,后导轮下面装两片纤维垫片上面仍然四片。
上导轮采用TH24导轮打磨至20.78MM,下导轮用TH24导轮打磨至19.58MM(没有做到115MM,大陆的跑道没有那么标准的,所以车宽做窄了些114.78MM)
前后蛙腿的制作:
前720辅助器采用6MM轴承与空心轴制作而成,离地3MM。
后蛙腿采用台湾士邦21MM导轮,以便整车平面离地1.5MM。
整车完成~~~呵呵!!!
侧视图~~
正视图~~~
所须制作工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21 21:18:46编辑过]
陶磊大哥真够细心..谢谢陶大哥
我还是觉得前面那部分陋的太空了。。。
此底盘坚硬无比就算是以往的TH三轮底盘也没关系更何况是这个“黑金刚”了!
精采精采......先給你讚賞一下,
沒想到那天小鄭在聊2代天豪車時所想要採用的材質,老徐這麼靈機一動拿來是用在一代天豪上
可以獲得這麼大的硬度與製作上的方便。
導輪有勇氣壓這麼低......還是建議你先從高些的實驗開始,萬一壯士未酬身先死就不好了
做工精細無可挑剔....導輪前後位置設定你有一套邏輯我不多說。
等待你的實車測試報告篇。
多谢郑哥的提醒~导轮的高低我会注意的~呵呵~~~我也不想壯士未酬身先死啊~~哈哈哈哈哈!
前后导轮位置的设定是我以前两台车(红色与黄色那两辆车)与看完您的那辆TH版小郑三轮所总结出来的~~~。
至于什么时候做实验,哎~~~~~~``上海没有大型的跑道(标准龙王道)玩啊~~~~呵呵~可悲啊!上海硕大得城市竟然没有一个大型的轨道车场给上海的车友~~~哎~~看样子要等到济南的那场比赛进行试车了~~`!!!
前后导轮位置的设定......還可以用參考多台車後做總結?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這東西不能加減乘除的......你腦子壞了。
哈哈~~~没有啦~~我的脑子还是好好的没有坏掉啊~呵呵。
我的意思是~我是看了我之前那两台车子试跑后的情况与分析您的那辆小郑版TH三轮前后翼导轮之间的位置距离,在再做新车的时候加以改进做另一个实验,为求最佳尺寸距离。
多試試吧.......。
我看疯了,无可挑提,很棒。
现在有多少克呢??
请问楼主,我这里没有碳棒,用玻璃纤维棒可以代替吗?
而且你用的木制牙签能够承受强大的压力吗?那你是用什么胶粘合车身与纤维板?
用玻璃纤维棒一样可以代替(就是重了些)
我用的不是木制牙签~是竹制牙签,用的是“爱必达”牌502胶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2 17:32:28编辑过]
竹制牙签是个好主意,我需要试一试,谢谢回帖!
啊,用牙签...??怎么用呢,可以说吗?
引用四驱小子在2004-3-6 22:08:58的发言:
啊,用牙签...??怎么用呢,可以说吗?
用法与用碳纤棒做销钉一样的做法啊!
这种改造的缺点是重量是少了,可是因为电池的重量,底盘被过分钮空,电池震动极大!
那不是问题,你可以放些填充物啊,使之起到减振和缓冲的作用,不就OK了。
这车能跑多少节啊。
请问大家谁知道福州哪有这底盘卖?
独行侠和我一样在福建省。我是三明的。建议邮购。
现在都没货了.呜呜......
问:刚才安装的导轮有什么特点?很少见到它.
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推
太详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