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小炫整理这篇帖子并非为了推广护架
因为护架在实站中已经显现出其本身结构上的弊端。
小炫整理这篇帖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对护架的结构发展有个了解,
以便在今后的技术性帖子学习胎和前后翼关系的调整
以下是小花发言:
车身护架现在不少发烧友都在使用,小花为此专门走访了他的发明者:上海驱王实业公司的徐勤先生,他热情地帮我们介绍了整个开发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样板车模型,另小花大开眼界,现在小花就把这些东东介绍给大家。王海峰先生对整个开发过程做了说明
以下是全部前6代样板车的合影
第一代
护架车的原型,缺点:中间未加故,前后都是单层
徐先生说,看到很多同好都因为摔坏了车子的某个部分而不得不花很多钱再去购买新的车子,而其实只是为了其中的一个零件,真是有些于心不忍,(这也是奥迪或是其他玩具厂商的某种战术吧,如果车子都不会坏,他们靠什么赚钱?)于是他开始着手开发一种坚固持久又告诉的4WD模式
第二代
前后连接,后翼处改成双层,前方还是单层
小花以为,凤尾改为双层的做法早以被广大发烧友所采用,但是前后连接就需要一些胆识和创意了,徐先生采用了这样的前后连接方式真可谓是独具匠心了。
第三代
前翼有后倾角
护架以改为框架形式
第四代
前后均用双层,前翼有后倾角,后翼有前倾角,以缩短前后导轮距离
车身为减轻分量而把各部分做细,但影响强度
第五代
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各部分做粗
精华帖......
爽``
怀念……很久以前看过的……
在每个尾翼上都有一个或两个纤维板那是干什么的啊?
固定车壳.
AD比赛规定需要加装车壳.
小炫在帖子一开始就提到护架结构的缺点,请问这种缺点具体是什么?能否详细说明? 我是新手 还请多多关照 谢谢
缺点还需老徐讲解
他最有发言权
护架结构的缺点:
1.护架形式出现只是为了初级阶段者而来设计
2.随着护架形式的发展,它只有局限于导轮位置的变化,在受力方面存在着最大的缺陷,侧补连动!!!
引用老徐在2005-8-22 23:38:23的发言:任何车都有连动
护架结构的缺点:1.护架形式出现只是为了初级阶段者而来设计
2.随着护架形式的发展,它只有局限于导轮位置的变化,在受力方面存在着最大的缺陷,侧补连动!!!
那请问现在怎样的底盘结构性能最优异 是应将侧补与前后翼分开吗?
将侧补和前后翼分开?
不做护架结构不就分开了吗
恩恩 连在一起和分开有什么 区别 请说明 谢谢
连与不连我认为就是
一个是整体,一个非整体。
第三代比较好看
dddddddddddd
好老的车子!
真脏
脏的不得了!
现在是不是该再出 6 7 代的图片了
怀念下吧!
哈哈哈,怀念,我当年可是这副架子的忠实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