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在讨论并且追求四驱车在弯道中所能走出的最佳形态,耳濡目染也都听大家提级过车子在入弯时的样子(大概分为:摆头和甩尾),其具体现在哪一个观点更为有效,还有待于用时间来证明。
我的问题是如果将车子(指四驱车)的动平衡,也就是将其在高速运行时的前后比重平均分为50:50,那么车子在入弯时又会是什么样的形态呢?而且这种形态是否会具有它自己的优势?
将其在高速运行时的前后比重平均分为50:50,请问:怎样分???以什么为标准???
且不管怎么实现这个分配。
如果真的实现这个分配,车还是会处在甩头或者摆尾的状态。
决定于和轨道接触的轮胎材质和接触面的宽度。
难以摆脱“重心理论”的影子,
最终的结果只会比较接近公牛或是接近飞鱼而已。
飞鱼???请问你所了解的飞鱼是何种形式呢???
望少受别人的误导了!!!要了解真正飞鱼版四轮车,请加入轨道车联盟协会会员吧!!!进入协会会员技术专
区一看就明白一切了!!!想想近来为何在专区外没人会来谈真正技术上的问题???
飞鱼车要求的精度很高的.....
实在是玩不来......
引用四驱悠悠在2004-10-25 20:20:08的发言:
飞鱼车要求的精度很高的.....
实在是玩不来......
这位仁兄能否讲讲飞鱼精度有多高吗?可不要告诉我“要多高有多高”这样的话啊
引用Lee在2004-10-25 23:56:55的发言:这种话我肯定不会说的....你放心好了.......
这位仁兄能否讲讲飞鱼精度有多高吗?可不要告诉我“要多高有多高”这样的话啊
其实是轨道车,大凡对精度要求都不低。
拿联盟会员区近来讨论的“弯道横切面受力模型”来看:
所有轨道车都会受到图中三个力的作用,飞鱼仅为其中一种较佳的平衡模式。
垂直面作用力只要偏转一个很小的角度,地面的摩擦力就要有很大幅度的改变来适应。
上图仅供体会精度对于轨道车的影响,细节部分在此展开非但不会有人理解反而可能遭到鄙夷,因此不必多考虑。
多谢,小花
虽然感觉还很朦胧,但通过图片也理解一点点。
有机会去联盟中再向大家学习。
不客气,能体会到就好:)
加入轨道车联盟协会会员
怎加
请参见总置顶的《轨道车爱好者联盟正式成立,接受入会申请!》一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