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改裝組當然有其無窮魅力......限秒賽也有其趣味難度的地方
但一組是拼了命的極限.....一組卻是想盡辦法的慢些到等於目標
全國賽後小鄭夜夜思考.......沒有再中庸一些的方式嗎?
甚多選手直諫應該要給新手更多的機會與挑戰.......好難!
終於從RC遙控裡找到了靈感......馬達限制賽!
開一個最簡單的條件......0.55MM 單線15繞馬達規格條件限制,
繞法不限,車台不限,材料不限......大家來比車的設計,來比馬達最小動力裡的最高效率
好玩吧......對各階層選手都有挑戰難度,也沒有什麼秘密與招數,存綷的技術競爭
對新人說也是最正確的進階練習......如能正式成為比賽項目之一,獎品不縮水,獎盃高度不變
應是趣味與技術兼顧的一個難度項目。
各位討論看看。
好灵感啊。我同意,要是可以,这会是十分刺激的一个项目啊
这样是不是车辆跑完~有名次的扣车~然后拆马达看绕组线径???
马达饶完后的线径还会是原来的线径吗???
还是当场饶马达???
这样未免水分太多吧~~~~~~~~~
..........這個好玩啊!!........我喜歡........不過如果真要比賽公開比的話.....規則明確會比較好......以免有有人爭議不公平的地方............
用同一家厂商出品的漆包线,老徐来生产不就好了吗
现在的红色就可以了
遥控车0.8*23
轨道车0.55*15
不错的想法
但是到时候怕没有人来比,都去拼无限组了
比赛时间不够也是一个问题,2天的时间好象有点少,这次就体现出来了,
引用陶磊在2004-8-9 3:13:25的发言:
这样是不是车辆跑完~有名次的扣车~然后拆马达看绕组线径???马达饶完后的线径还会是原来的线径吗???
还是当场饶马达???
这样未免水分太多吧~~~~~~~~~
你說的也不無道理......那材料比賽現場公發可以吧,比賽現場繞製,現場放車。
引用苦瓜在2004-8-9 10:26:29的发言:
用同一家厂商出品的漆包线,老徐来生产不就好了吗现在的红色就可以了
遥控车0.8*23
轨道车0.55*15
不错的想法
但是到时候怕没有人来比,都去拼无限组了
比赛时间不够也是一个问题,2天的时间好象有点少,这次就体现出来了,
時間不夠是選手自己運用的問題......再延長時間還是挤著一堆不到最後關頭不放車的狀況發生
無限組不好混啊.....看著45節的車在你面前跑過後.....戰鬥力全失啊.....哈。
这个好玩,技术占一半,运气占一半。免得总是怨运气不好而成绩不理想,我喜欢。
限制更多马达条件则对于车体制作水平越能够体现,反之则偏向马达因素更多。
是否考虑限制更多比如轴心等因素来体现车台设置水平?
或者干脆让老徐的工人出一批一样的马达,然后用测速器和电流表挑选出其中品质最接近的50颗供比赛使用(当然是要花钱买的)。
在轴心绕组上用火漆作记号,随后允许选手对电刷铜头等作自己的优化调整。
这样大部分实力就靠对车的设置体现了。
引用小花在2004-8-9 20:59:11的发言:
限制更多马达条件则对于车体制作水平越能够体现,反之则偏向马达因素更多。
是否考虑限制更多比如轴心等因素来体现车台设置水平?或者干脆让老徐的工人出一批一样的马达,然后用测速器和电流表挑选出其中品质最接近的50颗供比赛使用(当然是要花钱买的)。
在轴心绕组上用火漆作记号,随后允许选手对电刷铜头等作自己的优化调整。
这样大部分实力就靠对车的设置体现了。
別剝奪了玩家對馬達的改造樂趣......不研究馬達的選手永遠只有望車興嘆
條件既已開出.....玩家們有整整一年的時間來研究單線15繞的最佳可能
讓戰鬥由此刻開始吧......在協會區開個專欄來討論也行......也讓新手在多線馬達年代迷思中
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中由基礎單線學習起......用心良苦啊。
是啊~~~干脆人都不用去了,就报个名字,给自己的车标个号码,也不用动手改装了,直接等成绩。赛车都不用碰,哈哈~~~~~~~~~
建议指定轴心、磁钢、外壳、线粗、绕法
比的就是技术和车台的设定,因为有很多玩家都没有转速器和电流表之类的东西,相对来说公平点,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考验了车手。就向赛车一样有马力限制赛。
哈哈...这样比赛对于初级者更不利...原因是比赛经验和玩力经厉....
高水平的比赛本来就是要让高级别的选手参加才精彩。
对于初学者,可以适当考虑其他方式让其参与啊。
引用wayny在2004-8-10 13:14:16的发言:
建议指定轴心、磁钢、外壳、线粗、绕法
比的就是技术和车台的设定,因为有很多玩家都没有转速器和电流表之类的东西,相对来说公平点,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考验了车手。就向赛车一样有马力限制赛。
連繞法都指定啊.....不會吧,另如指定轴心、磁钢、外壳、會有梆標廠商嫌疑
有違協會之玩家第一初衷.......人家要用奧迪馬達零件出場也行啊,哈......。
我們限制排氣量...但不要限制馬力....這樣才有趣啊。
小鄭會就這個項目給大家專欄討論.....資源一定共享,別擔心不公平問題。
可別研究到最後單線15繞也上了40節那就嚇人啦(目前事實為35-37節輕鬆愉快)......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1 9:45:48编辑过]
手癢自己繞了一個示範一下.....但是不小心就又把0.65mm的線塞進去了,犯規啦!
6條打底....3層結束,也算拼命內掛的延伸,不知道跑來如何.....手上沒有28片的,先23片代替一下
老徐....這馬達設計的還可以吧,估計一下速度吧。
三頁內銅線無相犯現象。
不错!!!......哈哈,28片、23片、21片....最后发展又恢复130电机标准16片,好玩!!!好玩!!!
符合中国哲学理论:一切事物发展都要符合宇宙轨迹(回归自然,循环上升),阴与阳、合二为一!!!
哈哈...祖先太伟大了
我喜欢这样的比赛~呵呵~来个市售马达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