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论坛里很多朋友制作排齿的车子,大家都很追捧,自己没有做过,看了不少,实在想不出排齿对增加车的性能有什么帮助,在这里跟大家探讨一下。
作为机械传动来说,过多的齿轮代表着传动效率的下降和摩擦的增加,排齿无疑是增加了摩擦消耗
而且排齿在制作过程中,齿轮中心距很难保证,中心距过大会增加齿轮间隙,过小会消耗更多的传动力
看到有朋友在齿轮中加装轴承,说实话这也是个难题,手工制作来说,同轴度很难把握,会造成齿轮圆跳动增加,降低传动效率
每根齿轮轴的垂直,几个齿轮轴的平行度,其中的误差都会产生动力损失
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将同一辆车,做过传动杆传动和排齿传动的比较,呵呵,是不是排齿真的会提升性能
实践出真理,拿两个比较下 就知道了!
主要是优化了传动,不易打齿。
但制作困难,要是精度上不来 那还不如轴传
所以 要是没把握 还是从轴传来吧
四驱改兄弟说的没错,排齿的精度很难保证
但是传动杆传动中,伞齿轮又很容易打齿
其实个人认为传动杆传动有很多改进的地方,完全可以用等比圆锥齿轮代替现有的传动齿轮
注塑和金属烧结的小模数圆锥齿轮,抗弯扭矩远远大于马达经过减速输出的扭矩
不知四驱厂家为什么不做改进
读机械的,加我QQ 776844044 详谈
呵呵,个人打齿轮的原理为:三点确定一个圆,用两把角尺定位,一次性搞定,误差在0.2mm以内
哈哈,厉害呀,连我学机械的都知道,佩服,论坛上的兄弟不一般呀
打齿的原因是齿间距太宽吧,造成齿轮咬合时齿的受力点强度低,就打齿了
对于传动杆的伞齿,我觉得本来那个齿轮强度就不够,哈哈,不过没有测试,不好说
东方剑兄弟的观点:三点确定一个圆,用两把角尺定位,一次性搞定,误差在0.2mm以内
能说详细点吗?
引用cbcy在2009/5/8 21:50:45的发言:学机械的???
哈哈,厉害呀,连我学机械的都知道,佩服,论坛上的兄弟不一般呀
打齿的原因是齿间距太宽吧,造成齿轮咬合时齿的受力点强度低,就打齿了
对于传动杆的伞齿,我觉得本来那个齿轮强度就不够,哈哈,不过没有测试,不好说
呵呵,过奖了,其实这个很好办
把你初三的数学书拿出来,找到《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节
这里就有:http://www.pep.com.cn/czsx/jszx/jnjsc/9shangnew/200904/t20090408_560921.htm
至于角尺我是把它放了像长方体的三个棱一样,具体的理论由于我才疏学浅,没学过立体几何,解释不清,总之是对的就是了
答老徐问,呵呵
其实打齿必须是齿轮受力,最主要是冲击力,有冲击载荷的情况主要有启动,放车,和收车,或是飞车后卡死。
按照老徐提问,车子如果已经平稳行驶了,打齿的几率很小
但是在接车时,高速转动的齿轮突然停下来,产生冲击载荷,电机的堵转转矩又大,当然容易打齿
哈哈,这是我的看法,理论缺乏实践,希望老徐同志批评指正
东方剑兄弟,我明白三点圆的原理
但是不明白你如何用三点圆和两把角尺解决打齿问题
谢谢指点一下,共同学习进步
额,你等我明天去比赛的时候借同学相机拍张示意图上来好了
以后要叫东方剑同学了,呵呵,在上学,必然比我小十多岁呀
引用cbcy在2009/5/9 0:04:47的发言:
答老徐问,呵呵
其实打齿必须是齿轮受力,最主要是冲击力,有冲击载荷的情况主要有启动,放车,和收车,或是飞车后卡死。
按照老徐提问,车子如果已经平稳行驶了,打齿的几率很小
但是在接车时,高速转动的齿轮突然停下来,产生冲击载荷,电机的堵转转矩又大,当然容易打齿
哈哈,这是我的看法,理论缺乏实践,希望老徐同志批评指正
按你的分析,车在跑动中排齿还有多大的优势呢???
如果参加过上一届联盟杯者应该知道,当今跑了最快的四驱车还是轴传动......
是呀,我不了解目前实际中传动轴和排齿的车那个性能好了
但是我认为排齿没有优势,又看到论坛里很多朋友比较追捧排齿车,才写下这篇文章呀
想弄清楚我的疑问,呵呵
放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