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不快,不飞。”
这是黄海峰的名言。但如果车速在36节以内,还是可以控制车子任性的。我想这是普遍车友较棘手的地方。
对于这个问题我针对性地进行了一定量的比较,最后得出这个结论:
首先:要确定是否4个导轮同时碰壁。方法很简单,侧放在玻璃上,一切都出来了。
其次:上下导轮直径大小差(这可要根据车子的速度和结构来定了,注意导轮的作用)
最后:车体结构的牢固性,这是最重要的~~~牢固!!
听起来很简单,其实还是要自己动手去体验体验~~~~哈哈哈哈~纯属个人见解,有疏漏的地方还望指出~~~~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8 17:38:08编辑过]
1:离地高度
2:车身重量
3:确定龙头和后尾的方式
4:车身组合方式
5:齿轮马达
角度小的车最重要注意的问题 轴承太偏的话 车速减低还是其次 最严重的是付出飞车的代价
轴承这样东西绝对不能省啊 尽量找好的
牢固跟車軟硬有無衝突?
哈哈~~~~牢固。。。硬。车
是的
还有车轮和导轮的同心度,以及马达的振幅
看不懂
你们说说咋改造好呢? 马达? 还是龙头 凤尾 还是底盘?
先撇开马达吧。。。呵呵
在个人看来龙头凤尾的角度是关键因素。。。
如何去改造各有各的想法,始终没有标准。。。
呵呵。。有的话也就不用玩得这么累人了。。。
话说回来。。“牢固性”是重点。。
不单单车身牢固。。。有些小地方也得巩固才行。。。
当然。。多余的补强可适当减少,最要是根据自己的车速来定。。。
至于补强的位置。。。大家可以讨论讨论。。。有交流才有突破哦。。
就我认为车子要稳,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马达与齿轮之间比,和咬合度也非常重要!!!扭力打马达咬小一点的齿轮,你们说我说的又道理吗??没道理可以提出!!谢谢
引用烟头小子在2004-2-8 16:39:14的发言:
其次:上下导轮直径大小差(这可要根据车子的速度和结构来定了,注意导轮的作用)
这是什么意思??
导轮直径大小差和车子的速度和结构有什么关系??
可以教我吗??
我是一个初学者
因为上下导轮直径大小差关系着车的抬脚幅度大小,自然也就关系着车的稳定性和速度。。。
你苯啊!怎么会看不懂呢???
管理员提示:论坛上的车友程度不同,水平不同,看不懂别人的帖子有各种原因,实属正常,还请“小彦”车友注意你的发言方式!
[此贴子已经被FlowJZH于2005-2-5 19:59:33编辑过]
有空翻翻老帖也不错~~
引用烟头小子在2007-2-27 1:07:24的发言:烟头好久都没有上论坛这么勤快咯~~~
有空翻翻老帖也不错~~
今年要出山了吧~~~?
过几天就回北京了```在学校上不了论坛``这几天闲着就上来逛逛了
么碰车很久了```生疏了```
没关系 放假不是就可以玩了 呵呵
我开学也是绝对不碰车子的 但就是放不下 哈哈
放心 你的水平 放假再熟悉一个星期就可以上场比赛了 毕竟3年前就是45节纪录的人 不要这么谦虚啊~~~~~``
不是说上35节倒跑的话就比较稳吗?
防止变型很重要,几乎有60%的飞车是由变型造成.
引用只爱李伊雯在2007-3-1 9:54:07的发言:哦?那请问是车的哪部分变型导致飞车?
防止变型很重要,几乎有60%的飞车是由变型造成.
dddddddddddddd
不飞车方法太多了!
好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