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很多转子头磨损的地方都在铜片与铜片之间的过度区,我就想如果把转子头做成微斜(这样过度区的长度就加长了)可能会对耐磨性有帮助.
以上都是我的假设,没有实验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1 21:10:16编辑过]
这样对效率的问题会有所影响.而且把损耗都集中到了电刷与铜头换面是最先接触的那一点.
这种铜头结构在RC马达上就有出现过,它的作用与斜轴芯是相同原理(改变交换磁角,增大扭力)......
佩服你的创意!
引用三脚虫在2007-6-21 22:35:07的发言:的确,在换向的时候另外一块铜片是点接触,这样电阻很大,可能跟老徐说的用在RC车还可以
这样对效率的问题会有所影响.而且把损耗都集中到了电刷与铜头换面是最先接触的那一点.
引用老徐在2007-6-22 10:25:20的发言:我只知道这样改的话两极同时通电的时间加长了,不见得跟什么交换磁角有什么关系
这种铜头结构在RC马达上就有出现过,它的作用与斜轴芯是相同原理(改变交换磁角,增大扭力)......
注意力的角度问题。
引用三脚虫在2007-6-21 22:35:07的发言:
这样对效率的问题会有所影响.而且把损耗都集中到了电刷与铜头换面是最先接触的那一点.
应该不会把损耗都集中到了电刷与铜头换面是最先接触的那一点.只是延迟了完全接触而已.应该不会把损耗都集中到了电刷与铜头换面是最先接触的那一点.因为电流是充满整片电刷,而且因为转速的原因瞬间的损耗应该不多,不过会在一瞬间形成电刷同时接触两个换向面,不晓得会不会产生负面效果这个就不知道了.............
厉害
嗯。
你们好牛哦,我想找几个转子头都没找到,你们这样搞,有钱人就是不一样,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