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的态度为出发点,这是我抽象的概念,分享,
1. 前置动力,重量分配前置,以达到车头稳定效果(这是从drag比赛起跑,及换挡时,往往车头高高抬起得到的灵感),轨道车以导轮为转向系统,若车头的稳定性不足,或抬头,将飞车。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主观。
2. 中置传动轴,使我个人认为可以克服或减小,从车身扭曲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如打齿等。
3. 车身或车架应以三角形空心架子组成(包括中置传动轴的牙箱),个人认为,空心三角形的架构能够提高刚性,比起实心的架构更有效;另外,窄化车身与车头的接触距,以便增长车头的力臂,车尾以平衡为主,当然可以另外设定更为硬朗的架构。
大马没有跑道,我爱轨道车,灵感来了,大家分享,或许以后工作了,每个月买十片跑道,再来研究,哈哈哈。现在唯有凭空想象,学习,希望我的灵感有研究之处,能带来贡献。(烂图烂文章,别怪~)
另外,车头及车尾的设计,以人而异,故此不班门弄斧~重点是从减小固定车头的面积来增大力臂。当然有利有弊,这意味车头或车尾容易断~所以提出了三角形架构~希望有用~
很好的构思......掌声鼓励
你是高手,真的你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做架子车就是要有你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式才快我佩服你!
哦~有研究之处~~太高兴了,那你们就采用看看~我没跑道,作了也没用,看看效果如何~~哈哈,其实还有很多构思的,如电磁重心的定位,电机拆装的方便性,轮轴的定位,车架的结构等,(至于导轮着课题,没有放车试验的人,是没资格说话的)这都是轨道车的重点课题,轨道车就是深奥,不过三角形这个结构我本身很喜欢,有空的话可有人代画专业点的图?发表意见~
好 刚刚 的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