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讨论区列表: 技术研习与探讨

马达后置四驱车受力分析讨论

胜龙 2006/12/24 20:18:27

我目前指的是向右转弯

我在推四驱车的时候(马达后置),前左导轮 和 后右导轮碰壁
那么是不是说,前车轮提供一定阻力
如果是的话,前导轮应该离轮子远,后导轮应该离轮子近
后轮子抓地力越强,后导轮就离后轮子近一点

抬脚的时候右边两个轮子着地面
是不是左前导轮与后右轮子形成杠杆?
后右轮是支点
导轮是转弯的动力
右前轮是转弯的阻力

右前轮又与全车重心连线形成杠杆
右前轮是支点
重心向轨道外侧施加力
右后轮子是阻力,阻止车后部分往外侧轨道壁(图中左边的大弯)甩

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呢?偶年纪小,不耻下问了!


我以上全指入弯道的瞬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4 20:54:30编辑过]

四足箭 2006/12/24 21:26:13

晚上看这些东西有点晕.让那些高手们帮忙解决吧.

四驱悠悠 2006/12/25 0:00:30

始终画的是静态重心吧。。

kyosh 2006/12/25 9:21:57

你的图也太夸张了,看不懂

BBQ 2006/12/25 10:53:51

偶年纪小,不耻下问了!.......................................

胜龙 2006/12/25 12:03:23

对,棕色的是静态重心.
目前先以此来讨论前后导轮与轮胎的受力关系.

由于转弯一定角度以后,由于惯性,车子会留有向前的力.

(说明:我上传的图片全部是手工画的,可能有偏差)

如图,如果前翼伸长一些的话,是不是前导轮的受力会有所减小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5 12:14:08编辑过]

冰之梦 2006/12/25 12:04:41

楼主,在你的4WD上30节以前无任何受力和车型可言。。。。个人认为

胜龙 2006/12/25 12:13:15

引用冰之梦2006-12-25 12:04:41的发言:
楼主,在你的4WD上30节以前无任何受力和车型可言。。。。个人认为
真的吗?那么任何车型都可以上29节吗? 这两种车型在30节以下无任何受力和车型可言吗???

gaofanjack 2006/12/25 12:36:29

请问大家所跑的轨道每节多长.......? 我们这里AD的道每节0.54m........如果我们这里的车跑到25节.......那么在你们0.45每节的轨道跑....就会到30节.

冰之梦 2006/12/25 12:47:55

我说的是在AD和TH的现有配件里,不管用什么前后翼都有可能上30节,上不了30节说明你的基础还不够牢,
为什么老徐会在论坛里面说你们:基础都没打好,就想谈受力,(就是说还没学会走路就想飞)一个道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5 14:45:12编辑过]

绵阳老梁 2006/12/25 20:00:15

引用gaofanjack2006-12-25 12:36:29的发言:
请问大家所跑的轨道每节多长.......? 我们这里AD的道每节0.54m........如果我们这里的车跑到25节.......那么在你们0.45每节的轨道跑....就会到30节.
那种轨道会是0.45M/节?我以为所有跑道都是一个规格哦。是不是真的哦

VC小鸣520 2006/12/25 21:14:52

好乱啊~! 整理好在上。。 图也弄好点
受力这些你上30在想~!不然车也不会快到那里

胜龙 2006/12/25 21:47:12

我想学习学习不行吗?

冰之梦 2006/12/25 22:02:01

引用绵阳老梁2006-12-25 20:00:15的发言:

那种轨道会是0.45M/节?我以为所有跑道都是一个规格哦。是不是真的哦
每节跑道0.45M的长度是由直道和弯道以及中道的长度来综合计算的,

胜龙 2006/12/26 12:02:09

本人玩车以学习物理为目的,再次声明

EFS 2006/12/27 4:55:22

那真不如去看物理书的说,在这里用到的有些物理知识甚至高中都没有。想上30节?电机爆点、电池猛点、车做顺点,轻松过30节,我不只一次把只有24、5节小孩的车调到30节,我个人感觉在36节以下首先应考虑你的电机是否饶合格、车是否做顺畅,四个轮胎是否打磨一致等,至于想讨论车在弯道的受力分析,你最好交会费进精华讨论区看看。

南健 2006/12/27 8:59:45

工科和理科是有明显区别的~

超风3 2007/1/4 13:43:30

我在论坛潜水的这几个月里一直好像没看到"老徐"的发言,但是~~我看到了好多的"小徐"...................
哈哈哈哈~~~
没有恶意的哦,只是很佩服你们可以把徐老师的观点研究的这么透彻!!!!!!

南健 2007/1/4 15:38:42

NO,NO。
还没有人敢喊最霸道、最经典的:“你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胜龙 2007/1/5 12:05:10

引用南健2007-1-4 15:38:42的发言:
NO,NO。
还没有人敢喊最霸道、最经典的:“你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也没有人能说个正确的观点,知道了也不说

wcxjack 2007/1/5 13:06:30

花100元去会员区吧,里面关于这种受力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了
你还是没听我的话,先把传动系统,轮胎调整好吧~你的技术还没有上升到这个层面,再说你的知识水平也没能达到,你这只能说是在"瞎猜".不要追求外观上这种形式,再说传动的调整中就没有物理知识吗.齿轮的杠杆原理你了解吗?轮胎的形状对车有什么影响?等等~~~我也是初中,这方面不是不想去了解,研究,而是我们根本没有这个能力,现在打好基础是关键.

胜龙 2007/1/6 22:46:54

WCX:
最近学校比赛原只用502冠齿被打到一边去了,吸取了教训,用AD胶粘死去。我先不粘,装上冠齿旋转车轴,然后再移动冠齿,调整到咬合不在松动后,点上一点502,旋转,确定没有卡就用AD教粘贴死死。前冠齿切掉突出来的支撑住后垫上塑料垫片,确定不卡后用502粘贴死。压传动用原配马达的钢片,调整到大约离传动0。2MM左右,钢片用螺丝刀的平面打磨到反光。全车传动、接口、齿轮先涂抹AD原配润滑油(稠),用马达磨合30秒(电池满电,0。65单线9圈,拼命式转子),再在所有传动处灌变压器油(稀),再打磨30秒(电池满电,0。65单线9圈,拼命式转子)。最后得出:装上传动后轮子用手滑得5秒(全包式轮胎)。

那么如何改进呢?提点建议吧,我是不知道了。

至于轴承的安装,我先安装远离齿轮的那一边,塞六角轴进去,再安另外一边的轴承,滑得20秒(用全包轮子的窄轮)

冰之梦 2007/1/6 23:55:47

四轮空转能上5秒已经不错了,

南健 2007/1/7 0:39:24

重要的是行驶当中的效果.
按照徐大叔的说法,那个叫:"无负载等于零"
学别人,要学"正面"的,而不是"负面"的.

胜龙 2007/1/7 12:22:02

我用力扭动开动的车子,感觉声音变化不大。
感觉冠齿不能再松动了,不然放一次车打一次齿。

按照老徐QQ上的说法,网上有很多能人,做些简单的受力分析是不会吝啬的……现在……寒……与我料想的一样。

南健 2007/1/7 13:27:53

只要不扫齿无多余噪音就OK了,空转多长时间无所谓。

萧泰旺 2007/1/7 13:58:16

感觉楼主说的有那么点道理
哈哈

胜龙 2007/1/8 12:15:01

我个人觉得结构对车速的影响还是不小的。

冰之梦,你不是自己说那比赛用护架车是大失误么?

以下内容为引用:
引用:所以这次比赛用护架车去跑的人都是一大失误
那么如果结构影响不大的话,你的“大”如何体现??

还有大家讨论30节的时候不要去讨论超长直道,那是没有意义的,自己都知道没有意思,又何必呢?
再说我也不玩立交车

天才的祈祷 2007/1/8 12:24:25

盆齿能承受40节的接车力么?

南健 2007/1/8 13:39:31

我记得至少你那些车没扫齿吧?

冰之梦 2007/1/8 19:24:04

引用胜龙2007-1-8 12:15:01的发言:
我个人觉得结构对车速的影响还是不小的。

冰之梦,你不是自己说那比赛用护架车是大失误么?
那么如果结构影响不大的话,你的“大”如何体现??

那你认为呢?如果影响大的话那你就是同意我说的意见咯?

胜龙 2007/1/9 12:06:36

引用冰之梦2006-12-25 12:47:55的发言:
A:我说的是在AD和TH的现有配件里,不管用什么前后翼都有可能上30节,上不了30节说明你的基础还不够牢
B:所以这次比赛用护架车去跑的人都是一大失误

你到底持什么观点啊?游移不定的!把我忽悠来忽悠去的

冰之梦 2007/1/9 14:07:35

引用胜龙2007-1-9 12:06:36的发言:

你到底持什么观点啊?游移不定的!把我忽悠来忽悠去的

这是个人经验问题,我也没有忽悠你,跑什么跑道用什么车,个人经验不足也怪我说话说错了吗?30节的确是初学者的一大难关,比跑35节更难,(在使用新材料前)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用了TH的新产品后,我想应该会打破我的观点。。。。。。。。。

只爱李伊雯 2007/1/11 10:20:26

动态重心呢?

胜龙 2007/1/11 12:07:08

我觉得一样物体只有一个重心吧。
产生动态重心是不是因为有轮子的关系,而又单单讨论导轮的缘故呢?

南健 2007/1/12 0:23:47

动态重心跟有没有导轮、车轮又有什么联系呢?

胜龙 2007/1/12 12:00:34

因为我不懂啊 ,所以我不知道啊。
如果轮胎超滑到没有阻力的话,假设车能走,那么导轮的交叉点在静态重心上就是各受力50%,对吗?

南健 2007/1/12 17:07:53

你那是静态的。。。当然了,就算知道了也没用,那都是跑到40多节以后的事了。
就跟相对论一样,就算它是正确的,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是毫无意义的,完全用不上。
很多情况下想的简单一点比较好。

胜龙 2007/1/13 12:47:29

但奇怪的是我发车上来,你们都叫我收缩后翼,是什么道理?难道是不好看?怕刮到轨道?

只爱李伊雯 2007/1/13 13:45:51

导轮应前后各受50%的力

南健 2007/1/13 16:45:11

引用胜龙2007-1-13 12:47:29的发言:
但奇怪的是我发车上来,你们都叫我收缩后翼,是什么道理?难道是不好看?怕刮到轨道?
我可没说过喔。。。

胜龙 2007/1/13 18:03:02

那我所说的你们先不包括您先

小炫 2007/1/13 19:06:01

后翼拉太后会影响速度 明白吗

胜龙 2007/1/14 17:13:24

为什么影响?不要打发我:因为事实确实如此!

南健 2007/1/14 17:29:44

胜龙 2007/1/15 12:52:36

"度"???!!!???

南健 2007/1/15 16:28:29

反正说了也是废话。
还不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道理。。。

胜龙 2007/1/15 21:52:18

引用南健2007-1-15 16:28:29的发言:
反正说了也是废话。
还不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道理。。。
"量变""质变"??

南健 2007/1/16 0:20:19

耶。。。没听过?
就象水在0度以下是固体,0度以上是液体。100度以上是气体。。。
在这种场合下,温度的变化是“量变”,形态的变化是“质变”。

胜龙 2007/1/16 12:08:50

那与后翼有什么关系呢?还是其它的什么?

南健 2007/1/16 17:17:11

道理是一样的。
某个尺寸的变化是量变,效果的变化是质变。

小炫 2007/1/17 1:17:42

南健 你直接说后翼过长车在过弯时车头会过于顶着轨道不就好了

胜龙 2007/1/17 21:53:48

引用小炫2007-1-17 1:17:42的发言:
南健 你直接说后翼过长车在过弯时车头会过于顶着轨道不就好了
哦!明白了。那前翼过长是不是车尾过于顶着轨道呢?但是车子是往前走的啊,那么是不是往后顶得少一点呢?所以同样的长度后翼受的力少一 点呢?

小炫 2007/1/18 0:18:20

前翼过长
1.下栽头(飞车)
2.车头跳起(飞车)
3.抬脚速度变慢或抬不起来

剩下你说的我就看不懂了

南健 2007/1/18 10:35:50

他说的只是一个重心靠前的结果罢了。。。

小炫 2007/1/18 12:49:14

现在我觉得重心和前后翼的关系不是那么重要

胜龙 2007/1/18 12:54:56

那你们是怎么确定前后翼的最佳距离的呢?难道是全凭借感觉还是别的什么?实验?

小炫 2007/1/18 13:34:15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也是最麻烦)的办法
前后翼多打几个孔位 然后这样的车多做几台
然后放最快的马达去试 试出一个最快且不容易飞车的导轮位置 就这么简单

跑的越多 就会了解的越多 经验也就越多

你看现在网上车子很多都很快但是尺寸什么的却不一样 但其实道理是相通的

到最后 通过材料(包括车上零部件的材料和轨道材料)的改变来设定车子,为最高境界.

嘿嘿 这个最高境界太难了....

冰之梦 2007/1/18 14:39:38

可能要通过大量的计算公式才能得出,还要通过观察和测量得出结果

南健 2007/1/18 14:52:49

计算公式?有那种东西存在么?

haibinkangta 2007/1/19 20:08:11

建了一个QQ群 有兴趣的加哦!``
群号码为14605909 14605909 14605909
喜欢轨道车的都可以加 !`` 徐老师也在这里面哦 南建也在 还有 冰之梦
欢迎各大高手都来!```

胜龙 2007/1/20 12:54:28

原来轨道车这东西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啊——实验至上(与国外的理论至上不同)

南健 2007/1/20 13:13:55

是工学和理学的差异,轨道车属于工学范畴。

胜龙 2007/1/20 18:06:41

引用南健2007-1-20 13:13:55的发言:
是工学和理学的差异,轨道车属于工学范畴。
工学——是学什么的?
理学——又是学什么的?

» 发表对本话题的回复,请用图形模式浏览: 马达后置四驱车受力分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