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讨论区列表: 技术研习与探讨

台灣雷霆軌道車開發公司即將出續F1底盤後的F2底盤請視目以待

王道 2005/11/24 20:14:20

本公司續f1底盤後.在次開發新的底盤f2.請大家視目以待.有機會明年的軌道車大賽.會由我本人與檳榔王.把新的底盤拿出來亮相.感謝大陸地區對f1底盤的支持......                                          雷霆軌道車開發公司敬

[此贴子已经被FlowJZH于2005-12-2 20:00:23编辑过]

白韬 2005/11/24 21:41:30

好,我想大陆的车友都想试试这F2,F1已经很厉害了,不知F2会不会打破45.48节的记录.

大家拭目以待, 并希望价格公道些别象F1那么昂贵
要适应大陆的市场,如果说的不对,请大家谅解

王道 2005/11/24 23:51:45

引用白韬2005-11-24 21:41:30的发言:
好,我想大陆的车友都想试试这F2,F1已经很厉害了,不知F2会不会打破45.48节的记录.

大家拭目以待, 并希望价格公道些别象F1那么昂贵
要适应大陆的市场,如果说的不对,请大家谅解


恩~~你的建議我會好好思考.一方面在台灣製造的成本就比較高.至於會不會打破45.48節.有可能性要突破50節才算是成功.

小花 2005/11/25 0:27:26

欢迎欢迎
明年无限制赛,大家拭目以待!
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台湾车友加入进来

老徐 2005/11/25 0:41:44

要突破50节,轨道是关键啊,明年联盟杯赛的轨道是否能由台湾来出呢???

非常希望台湾方面有关人事大力支持联盟杯赛

王道 2005/11/25 2:16:02

引用老徐2005-11-25 0:41:44的发言:
要突破50节,轨道是关键啊,明年联盟杯赛的轨道是否能由台湾来出呢???

非常希望台湾方面有关人事大力支持联盟杯赛


軌道方面~大約要幾片才夠.彎道幾片?直道幾片?是否可以請老徐說明一下.但我想了一個問題軌道運往大陸也挺麻煩的.
如果許可的情況下.我會與其他廠商調度軌道.聯盟杯賽.明年何不改為.(亞洲杯賽).可以邀請別的國家去比.要就來次大場的比賽.添加許多刺激性.

小花 2005/11/25 12:31:41

按照之前轨道规格,直道约为40片,弯道约150片,共同组成181片纯大八字弯+大直道形式的龙王道。

另外对于比赛的冠名,比较全面的一个解释应该是这样:

比赛的全称是“全国轨道车无限制公开赛”,简称为“无限制公开赛”;
第一届比赛举办时,尚为成立轨道车爱好者联盟,由车友自发发起并由“轨道车世界论坛”承办,
因此第一届比赛为“轨道车世界论坛杯全国轨道车无限制公开赛”。
第一届比赛赛后,由当时发起比赛的几位主要成员发起成立轨道车爱好者联盟,其后比赛经费和组织由联盟统筹。
第二届比赛联盟作为主办方,没有承办、赞助冠名商,因此直接称为“第二届全国轨道车无限制公开赛”。
在没有找到其他冠名方式之前,称呼其为“联盟杯”也未尝不可。
如果第三届比赛他国选手能够成形并认可,作为“亚洲杯”或其他对应名称来举办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黄诚 2005/11/25 13:02:38

价格才是王道

白韬 2005/11/25 18:57:59

控制好价格才能在大陆有好的销路,这个可以借鉴一下TH
当然质量也要过关,不要出现所谓的大陆版和台湾版,有了价格差异直接影响贵公司的信誉.

王道 2005/11/25 20:22:22

引用白韬2005-11-25 18:57:59的发言:
控制好价格才能在大陆有好的销路,这个可以借鉴一下TH
当然质量也要过关,不要出现所谓的大陆版和台湾版,有了价格差异直接影响贵公司的信誉.


你的建議我會思考.但我不知道f1底盤在你們大陸售價是多少.

南健 2005/11/25 20:41:47

我只关心什么时候上市。。。

如果目前有老东西的存货的话,可否先在大陆上市再说呢?

王道 2005/11/25 23:55:33

引用南健2005-11-25 20:41:47的发言:
我只关心什么时候上市。。。

如果目前有老东西的存货的话,可否先在大陆上市再说呢?


你是指目前的f1系列產品嗎?

南健 2005/11/26 8:54:54

底盘也好齿轮也罢,反正品质是见识过了。
有什么都好,尽快在大陆上市就好啦。

王道 2005/11/26 9:20:20

引用南健2005-11-26 8:54:54的发言:
底盘也好齿轮也罢,反正品质是见识过了。
有什么都好,尽快在大陆上市就好啦。


呵~~~~~.........我會盡快處理這個問題.感謝對f1的支持

南健 2005/11/26 13:30:29

好东西不怕没人支持!

小花 2005/11/26 20:36:07

如有需要,联盟网上商城可作为供贵公司产品的代理和推广渠道。

王颉 2005/11/27 19:29:10

挖塞,这又是哪一位台湾高人?

小花 2005/11/27 19:45:12

这为王道先生据自己介绍是台湾雷霆的老板,和槟榔王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另外,之前的雷霆车队也是他的组织,也曾多次出国比赛。
当然,这都是5、6年前东南亚轨道车热潮时候的事情了,现在也好久不玩车了。

黄诚 2005/11/27 21:12:54

王老板你好,不是我泼冷水.您的产品太专业了,买您产品的人可能会很少.虽然您的产品在圈子里口碑不错,但是在一般小孩的眼里可不怎么认同.他们之知道AD,连TH都知道的很少.(因为我正在干这方面的业务)
现在圈子里就那么些人.您的量可能会走的很少.
至于说从台湾用过来,您就再别考虑销售了.
我建议您与TH的徐老板合作.但是技术上牵扯的东西就复杂了.希望您们尽快沟通
现在大陆的轨道车之所以淡下来了.那是跟钱扯上了关系.希望您不要一味的挣钱了
好东西我们大家都会支持的.
说了这么多废话只是希望您针对大陆市场.做适合我们大陆的产品.这样我们买的舒心,您们卖的高兴.

小花 2005/11/27 22:06:11

大陆轨道车的市场这个舞台上的戏,还是需要几大轨道车厂家共同去唱。

黄诚所说的轨道车淡,实际上和大陆国情有关系。
轨道车是模型,但是奥迪一直把它当作玩具在走这个市场。
现在不少人依然分不清楚模型和玩具的区别,这个市场又如何去说淡和热呢?

按照我的看法,再热的模型,相对玩具市场,还是淡的;
再淡的玩具,相对模型市场,还是热的。
雷霆如果进驻大陆,选择什么市场来推广,会有很大的差别。

不过大陆国情另有一点值得各位思考:
96、97年奥迪四驱车最热的时候,那些玩车的主力是谁?
实际上当时的初中生以及高中生那一代,包括我自己,都对这一活动留有感情,
那么再过5~10年,当我们的孩子开始从玩具进入轨道车世界的时候,我们又会做什么?

目前来看,老徐、老魏、老蔡、槟榔王等“大龄玩家”,都是因为自己的小孩玩,才开始专著这个活动;
那么过了5~10年,当我们的孩子开始接触这个活动的时候,我想,会有更多当初接触过奥迪四驱车的朋友,一起加入进来。

因此我认为,未来的5~10年,轨道车作为模型的在大陆的发展,应该不会差。
但是这要取决于一些前提,包括:

1. 奥迪公司继续走它的玩具路线,扮演一个领路人的角色,把更多的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领进来。
2. 专业的模型轨道车公司需要对这个活动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推出高阶的产品,让成人觉得这并非只是玩具。
3. 对于轨道车爱好者联盟,有必要在每年的奥迪杯以外,另开设一个无限制交流的平台。
以便能够让轨道车作为模型运动真正发展起来。

以上三点相辅相成,缺一则事难成。

轨道车作为模型,有着入门简单的便利,但是需要轨道去辅助。
并且动态模型需要的是比赛推动,比赛越多越好玩。
至于具体如何开展与推广,还看各位智慧,欢迎继续商讨。

白韬 2005/11/27 22:27:55

引用王道2005-11-25 20:22:22的发言:


你的建議我會思考.但我不知道f1底盤在你們大陸售價是多少.


陶磊曾在论坛上说,F1要百元,可能是因为在大陆较少的关系,听说已经停产
不知情况是否属实,还请"王道"玩友证实一下

雷霆 2005/11/27 23:29:49

引用白韬2005-11-27 22:27:55的发言:


陶磊曾在论坛上说,F1要百元,可能是因为在大陆较少的关系,听说已经停产
不知情况是否属实,还请"王道"玩友证实一下


上百元?有那麼貴嗎.目前是停產沒錯.但庫存量還有一堆......

南健 2005/11/28 11:20:35

没有上百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大陆所有雷霆产品都是小郑兄背过来的。(所以极其稀少)
很多人舍不得用,要的人又不记价钱,结果到最后就水涨船高了。
摸都没摸过的人占绝大多数呢。。。
目前在大陆,F1底盘是收藏品,拿来看的。。。不是拿来用的。

轨道车市场冷淡是没错。
但是要推广,只是场地的问题,基本上每个地区都有发烧友顶着,不缺宣传人员。
而且大陆的经济上去了,现在玩模型的人也是上升趋势。
只是目前轨道车被看不起也是事实。。。毕竟多数人是靠眼睛认识事物的。(拿大脑当电灯泡的人还是多数)

不过也如花哥所说,潜在市场还是很大的。
不光是孩子。。。弟弟也可以呀。。。
轨道车有结构简单的“缺点”,同时也是优势,也衍生成本低的好处。
所以比赛不能只针对发烧玩家,要给刚刚接触轨道车的人留一点余地。
例如把比赛车种细分化,多加一个玩具组。。。就是最原始的螺丝固定零件的方式。这也叫尊重历史吧。。。
这样做的好处是给大众一个明确的轨道车概念,从低级到高级通吃,让有不同消费能力的人群都能体会到轨道车这种模型的乐趣和内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8 11:38:33编辑过]

b4 2005/11/28 14:15:16

某些人又要开始考虑保卫国土了

哈哈哈

南健 2005/11/28 15:44:48

那不是很好么?
有竞争才有进步呀。
受益的永远都是消费者,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好处。

王颉 2005/11/28 19:28:52

受益的永远是消费者?那么商家呢?如果做到两头都受益,那么才是真正的发展,不过这好象是相对矛盾的概念,比如F1卖100,你不受益吧,除非你有很多钱,是个绝对发烧友才买,可商家呢?卖出去不就受益很大吗?

小花 2005/11/28 21:15:24

经NJ那么一说,到是觉得是应该做一些事情让大家从玩具到轨道车来个转变了。
说不定开个专题,“轨道车入门指南”,各位有什么好想法么?

南健 2005/11/28 21:58:35

我认为我们应该先做一本宣传册。(其实效果还是VCD好,但是影象资料年代久远,也不全是致命问题)
毕竟口头讲述,效率有限,也难免有遗漏。
先将轨道车的诞生、发展过程和目前现状解释清楚,才是获得多方认可的有效方式。
也对小朋友获得家长支持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芭樂 2005/11/29 11:57:26

在台灣的市場來看有必要再開發新的零件嗎?全台灣玩車的人不超過一百人,就算加上大陸市場一組模具少說十萬台幣是否可以攤平支出?

王道 2005/11/29 12:26:09

引用芭樂2005-11-29 11:57:26的发言:
在台灣的市場來看有必要再開發新的零件嗎?全台灣玩車的人不超過一百人,就算加上大陸市場一組模具少說十萬台幣是否可以攤平支出?

我還沒有打算要把新的底盤拿出來賣.目前的話只是單純的自己玩.我本身自己在開模具的.這些模都我自己動手的製作而成的.所以成本比較起來低的許多...........

盧永發 2005/12/1 11:25:08

引用老徐2005-11-25 0:41:44的发言:
要突破50节,轨道是关键啊,明年联盟杯赛的轨道是否能由台湾来出呢???

非常希望台湾方面有关人事大力支持联盟杯赛

......老徐哥啊.....要小弟贊助軌道嗎?....新的士邦軌道???.........還是要外加72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8 17:17:02编辑过]

盧永發 2005/12/1 11:27:39

引用白韬2005-11-27 22:27:55的发言:


陶磊曾在论坛上说,F1要百元,可能是因为在大陆较少的关系,听说已经停产
不知情况是否属实,还请"王道"玩友证实一下

.....沒這麼貴....小跟檳榔王大哥買也沒這麼誇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8 17:17:23编辑过]

盧永發 2005/12/1 15:58:47

引用王道2005-11-24 20:14:20的发言:
本公司續f1底盤後.在次開發新的底盤f2.請大家視目以待.有機會明年的軌道車大賽.會由我本人與檳榔王.把新的底盤拿出來亮相.感謝大陸地區對f1底盤的支持......                                          雷霆軌道車開發公司敬
......唉呀呀....不知你還是否認的小弟.........好久不見.....雖然只有一面之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8 17:17:54编辑过]

FlowJZH 2005/12/1 19:25:07

引用盧永發2005-12-1 11:25:08的发言:
......老徐哥啊.....要小弟贊助軌道嗎?....新的士邦軌道???.........還是要外加720.........???

哈,永发能出轨道,再好不过了。

王道 2005/12/1 19:49:25

引用盧永發2005-12-1 15:58:47的发言:
......唉呀呀....不知你還是否認的小弟.........好久不見.....雖然只有一面之緣............

檳榔王速與我聯絡..我的手機不見了.你的電話我也找不到了.0936934777我有事要與你討論.檸檬

小花 2005/12/2 19:58:53

给雷霆的老板补一张2002年时候我们看到的雷霆底盘全家福,呵呵,怀念一下:)

雷霆 2005/12/2 23:08:23

真是懷念阿..白色底盤是限量版...你們也有呵...........

小花 2005/12/2 23:18:27

呵呵,此图片是台湾小郑所提供,我们大陆车友当时看到只有眼馋的份啊

马腾 2005/12/3 0:58:22

白色底盘大陆有人有哈~~~我见到后真有抢的冲动~
听说是限量版~~做了5套~而且是唯一带托架的限量版

雷霆 2005/12/3 11:55:34

引用马腾2005-12-3 0:58:22的发言:
白色底盘大陆有人有哈~~~我见到后真有抢的冲动~
听说是限量版~~做了5套~而且是唯一带托架的限量版


是喔~~~~白色底盤只限量100組而已~~~~

南健 2005/12/3 17:26:41

那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将存货在大陆上市呢?

小花 2005/12/3 18:22:17

引用王道2005-12-1 19:49:25的发言:
檳榔王速與我聯絡..我的手機不見了.你的電話我也找不到了.0936934777我有事要與你討論.檸檬

槟榔王台湾的联系方式在他的个人说明中有。

雷霆 2005/12/4 20:28:09

引用南健2005-12-3 17:26:41的发言:
那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将存货在大陆上市呢?

這個問題嘛~~~~~我會與檳榔王討論...他是本公司代理商所以出貨的問題~~~我會與檳榔王商討

我的QQ號碼

雷霆 2005/12/16 23:09:11

QQ號碼503910670

小花 2005/12/16 23:16:55

已经加好,请通过。

南健 2006/4/6 11:21:00

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请问能公布一下现在的市场对策和开发进度么?

小炫 2006/4/14 18:23:37

据说8月能见其面目

無限 2006/4/22 9:31:16

可惜台灣沒人玩車喔 有玩車ㄉ也那幾ㄍ人 台灣不知幾十會流行

無限 2006/4/22 9:40:07

F2要突破50節其實不難 電池加大 馬達加大 車體變硬 軌道固定連死 軌道材質內軟外硬 車子不管幾節 都不會把軌道跑壞 反而越跑越快 這樣就能跑到50節ㄌ

小花 2006/4/22 15:54:42

引用無限2006-4-22 9:40:07的发言:
F2要突破50節其實不難 電池加大 馬達加大 車體變硬 軌道固定連死 軌道材質內軟外硬 車子不管幾節 都不會把軌道跑壞 反而越跑越快 這樣就能跑到50節ㄌ

请问是否有计算过50节的车,车轮转速为多少?
以你的设想,为了让车轮达到这个转速,马达的转速又要是多少?

目前台湾、大陆,哪个品牌的铜头可以支持这个转速而不爆裂?

南健 2006/4/22 16:03:22

那就完全违背轨道车的竞技理念了。

無限 2006/4/26 16:13:39

引用小花2006-4-22 15:54:42的发言:

请问是否有计算过50节的车,车轮转速为多少?
以你的设想,为了让车轮达到这个转速,马达的转速又要是多少?

目前台湾、大陆,哪个品牌的铜头可以支持这个转速而不爆裂?

日本的銅头可以不爆裂 其實不靠轉速ㄉ 而是要實際跑出來ㄉ 為何電池重要 馬達重要 車體重要 軌道重要 還有一點軌道車要上50節並不難 軌道還可以在改良 能把軌道上面封住是最好 這樣車ㄉ角度可以0度 車子也可縮很短 導倫距離也可變低 但接 車地方不能封住 軌道上層最好是透明ㄉ 像ㄍ版子插銷給插進去 好插又好拔 這樣你想軌道車還不會突破50節

黄诚 2006/4/26 19:45:19

引用無限2006-4-26 16:13:39的发言:
日本的銅头可以不爆裂 其實不靠轉速ㄉ 而是要實際跑出來ㄉ 為何電池重要 馬達重要 車體重要 軌道重要 還有一點軌道車要上50節並不難 軌道還可以在改良 能把軌道上面封住是最好 這樣車ㄉ角度可以0度 車子也可縮很短 導倫距離也可變低 但接 車地方不能封住 軌道上層最好是透明ㄉ 像ㄍ版子插銷給插進去 好插又好拔 這樣你想軌道車還不會突破50節

车到不飞了,还玩什么啊?轨道车好玩就好玩在过弯时又快又稳.克服差速.您把跑道全封死,那我们还不如去玩超车王算了

FlowJZH 2006/4/26 22:32:10

引用無限2006-4-26 16:13:39的发言:
日本的銅头可以不爆裂 其實不靠轉速ㄉ 而是要實際跑出來ㄉ

请先计算一下再作结论为妙:

无论所谓的“靠实际跑出来”的因素占多大比重,要跑上50节,存在一个“起码转速”。
这个“起码转速”可以根据轮胎直径和轨道长度、齿轮比简单计算得到,是一个定死的值。
从这种意义上说,一定是“靠转速”的。

具体还不明白,可参考《马达测试装置》一文。

小澔 2006/4/26 22:57:32

为何广东省没有呢????

老徐 2006/4/27 0:30:00

引用小澔2006-4-26 22:57:32的发言:
为何广东省没有呢????
你的跟帖与本帖内容相符合吗???

小澔 2006/4/27 1:12:36

对不起 因为我太想买了
所以一时冲动
不好意思

那为什么广东没有呢??
可以回答我吗?????

南健 2006/4/27 8:12:18

暂且不论马达的问题,毕竟只要输出功率够的话转速多少是无所谓的。
只是上面加盖子比较可笑,给轨道壁做补强会比较可行。

小花 2006/4/27 19:16:12

引用南健2006-4-27 8:12:18的发言:
暂且不论马达的问题,毕竟只要输出功率够的话转速多少是无所谓的。

输出功率如何才能做到够?
再“够”也不能超过电池最大放电能力吧?

马达最大输出功率虽然可以表现为转速和扭力的乘积的最大值,但是同时也可表示为电池最大输出功率和电路效率的乘积。
从后者观点出发,可以知道你所能得到的电机最大输出功率在实际中是取决于电机效率的。

所以还请仔细看一下老魏贴中的那句话,自己再实际计算一下,再作以上论断为妥。

给你一个提示,上45节需要60000转以上的空转转速,并非是35000左右的实际工作转速。
这个意思是60000转空转对应35000工作转速的效率才会来得比较的高,从而在榨干电池情况下可实现电机最大功率输出。

如果是空转40000转而实际要工作在35000转下,除非你的电池是超级的强,否则是绝对达不到的。

理解这点,再去看看要上50节需要多少空转吧。

南健 2006/4/27 21:08:32

我是针对“F2要突破50節其實不難 電池加大 馬達加大 車體變硬 軌道固定連死 軌道材質內軟外硬 車子不管幾節 都不會把軌道跑壞 反而越跑越快 這樣就能跑到50節ㄌ "来说的。

天方夜谈。。。

盧永發 2006/4/28 16:25:30

引用無限2006-4-26 16:13:39的发言:
日本的銅头可以不爆裂 其實不靠轉速ㄉ 而是要實際跑出來ㄉ 為何電池重要 馬達重要 車體重要 軌道重要 還有一點軌道車要上50節並不難 軌道還可以在改良 能把軌道上面封住是最好 這樣車ㄉ角度可以0度 車子也可縮很短 導倫距離也可變低 但接 車地方不能封住 軌道上層最好是透明ㄉ 像ㄍ版子插銷給插進去 好插又好拔 這樣你想軌道車還不會突破50節
......你是飛魚的成員嗎.......??? 傳統飛魚車的界限約在48節左右......上50是可以啦........

不過這領域裡......是無法穩定....... 原因先不探討....... F2底盤你看過了....???你知道他的特

殊性質能力構造活用.....??? 你有找雷廷...檳榔王大哥看過設計圖了......??? 不然怎麼說此話..

...??.... 我第四次全國賽要參加......你要不要來......短訊聯絡一下......我們互相切磋一下技術..

....交流一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8 17:18:49编辑过]

無限 2006/4/30 5:20:39

引用盧永發2006-4-28 16:25:30的发言:

......你是飛魚的成員嗎.......??? 傳統飛魚車的界限約在48節左右......上50是可以啦........

不過這領域裡......是無法穩定....... 原因先不探討....... F2底盤你看過了....???你知道他的特

殊性質能力構造活用.....??? 你有找雷廷...檳榔王大哥看過設計圖了......??? 不然怎麼說此話..

...??.... 我第四次全國賽要參加......你要不要來......短訊聯絡一下......我們互相切磋一下技術..

....交流一番........

我是沒看過 不論什麼底盤都是好ㄉ 都是要實際去實驗ㄉ 就像 運動員為什麼比較強 因為運動員天天練習 不段練習 才會有好成績 不管人 事 物 都是一樣ㄉ 軌道車也一樣 只有不段練習 才會成績越來越好 我很久沒摸軌道車ㄌ 而且台灣好像不流行ㄌ 以前很喜歡軌道車 軌道車就像賽車 放進軌道看不到ㄉ樣子 感覺很爽 軌道車花費少 又可以動手改造 比真ㄉ車子賽車好玩 真ㄉ賽車車隊很花錢 而軌道車一ㄍ人就可以賽車 花ㄉ錢差ㄌ好幾萬倍 其實我沒什麼技術 但你問我我就回答 就我知道ㄉ就會回答 軌道車是我ㄉ最愛 以前不段不段ㄉ試出來ㄉ 多看別人ㄉ車子 在去試車 這樣車子會越來越快喔 總之ㄧ句話 部斷不段ㄉ練習 經驗會一職累積 那成功會離你不遠 愛車ㄉ人 人就是不段嘗試 好人壞人一瞬間 接下來ㄉ路 自己選擇 以上是我ㄉ經驗談

無限 2006/4/30 5:38:57

沒事找事做 一ㄍ人玩 一群人玩 現實ㄉ社會就是錢 錢能解決很多問題 沒錢就從0開始 金錢ㄉ世界 來自金錢ㄉ人事物 OKㄉ啦 無緣 沒緣 這一切隨緣 凡事都放給他自然 我在乎 我不在乎 左右為難 萬物之大 人很渺小 睜不征 都可 無限希望

肉丸 2006/5/5 14:31:41

好想要

lh 2006/5/27 19:49:00

这么联系价格多少..............

小吴 2006/9/23 20:47:39

hehe ~~~支持一下无限朋友~~小弟佩服~。。。

车上50节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是轨道车不就是让在现有的可能条件变成最高的车速吗?
靠的是车友的孜孜不倦,和经验的积累。。

spsp1031 2006/9/24 15:34:16

檸檬也來這打廣告阿?

我是奕良~ 哈哈!

» 发表对本话题的回复,请用图形模式浏览: 台灣雷霆軌道車開發公司即將出續F1底盤後的F2底盤請視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