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不同呢?
看不明
b4你终于从讨论意识形态的问题转到技术上来了,难得,恭喜你。
最好是把机器内部线路图、测试方式贴上来,否则这些数据只有猜测,是否精确无从谈及:
CONSTANT VOLT为7.00V,显然不适合轨道车用
RPM是每分钟的转数
TORQ为扭矩,但是似乎不应该是这个数值,真车发动机的输出也不过14,所以不知道它的单位是什么
WATT为实际功率,应该可以根据RPM和TORQ计算出,但是因为不知道TORQ的单位,无法正确得到结果。
AMPS为电流,可以和VOLT一起相乘计算出总功率
EF为电机效率,是实际功率和WATT和总功率的商,以百分比表示。
就目前数据,只能作以上猜测。
那么低的转速啊?才20000多转啊?3万都不到
引用采蘑菇小熊在2005-10-18 23:00:45的发言:
那么低的转速啊?才20000多转啊?3万都不到
你觉的多少转才合适?
四驱车马达好像都5,6万转啊?
引用采蘑菇小熊在2005-10-19 23:11:24的发言:实际跑车能达到吗?
四驱车马达好像都5,6万转啊?
呵呵。。总比有些人认为的好几十万转要好的多呀。。
在拥有负载的情况下也没有那么高的。。。
引用采蘑菇小熊在2005-10-19 23:11:24的发言:
四驱车马达好像都5,6万转啊?
作几个初中生的数学题:
1. 已知:一个轨道有n片,每片长为a。
求:轨道总长度。
2. 已知:轮胎直径为d。
求:轮胎周长。
3. 已知:轨道总长度s(利用第1题结果),轮胎周长l(利用第2题结果)
求:轮子要滚几圈才能滚完轨道。
4. 已知:车跑完一圈(即轮子滚完轨道)需要t分钟,这一圈中轮子共滚了n圈(利用第3题结果)。
求:轮子每分钟转多少圈。
5. 已知齿轮比为k,轮子每分钟转m圈(利用第4题结果)
求:马达转速。
以上每道题目均能由一个等式解出答案,马达实际工作转速多少,自己计算一下吧,看看你的车是多少。
目前最快的车,大概在50000转左右吧。
我也来钻牛角尖,因为有抬脚、轮距、弯道的问题,我们无法确定在弯道中车轮做经过的距离,只能以做上标志物再实际测量的方法得出。这个是不能靠计算的。
而且车胎有悬空时间和路面打滑,而且目前没有能测轨道车车胎打滑多少的设备,我们还是无法知道车轮的实际转速。
而且车胎有形变问题,使得行驶过程中的准确直径无法得知,又是一个未知数。虽然可以通过模拟和计算得出一定的修正量,但是车轮是高速运转的,其具体硬度也是一个未知数。。。(这个也只能实际测量才作准吧?还好并不是无法测量的东西)
因为轨道车马达的转速极高,车轮直径又小,以上两点的偏差会不容忽视。
当然,前提条件是车子够快,所以花哥举例的那种极低速情况下的“计算”不在轨道车的理论范围内吧?
具体测试方法要问老徐才知道了,因为只有他知道正确的测试方法。
1. 车轮径向抬脚的误差,不飞车的情况,在2mm以内,车轮平放时着地点假设离轨道圆心450mm(内道),则误差为2/450=0.4%
2. 考虑车胎旋转时的自我膨胀和受到挤压这两方面的因素,可以把直径变化认作在5%之内。
即静止时23mm的轮胎,运动时最多到24.15mm,最小到21.85mm。
如果超过这个范围,首先此车是不是会飞车(轮胎过软)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3. 马达转速再高,只要每一圈误差不超过0.4%+5%=5.4%,那么总误差也不会超过这些。
并且,还有可能因为下一圈产生负的误差(轮胎受挤压而减小直径)而抵消。
至于如何确定弯道中的距离,最简单的办法,用8片轨道做一个圆,从圆心可以精确测量到车的运动半径。
一个测量误差在5%以内,我认为还是在合理的范围内。
4. 平面轨道上的车调整合理,抬空可以忽略,打滑再所难免,但是绝对不会超过马达空转转速。
你看一下你所测量到的结果和空转转速的比例,看看打滑的情况最多有可能占多少,就知道用这一方法来测量你自己的车合理不合理。
比如你空转72000转,实际跑算出来33000转,那么你最多只可能有39000转在打滑。
22000/72000 = 54%,这个误差的确大了点,但是这说明你所测量的误差最多只可能会在54%。
当然,这是假设马达全部空转,实际的误差要比这个小得多。
何况这是偏转速型的马达,偏扭力型的马达在受到负载后,跌速会更小,可以把可能的最大误差近一步缩小。
更正一下,之前所说的目前轨道车最快的实际转速(龙王道),大概在35000左右,不是50000。
《详细计算过程》
是什么密码?
小花第一贴漏了算打滑,第二贴又漏了算齿轮比,哈哈!下一个贴子是不是会漏了算实际负载下的转速呢?
不知道BBQ车友从哪里得到这两个漏算的结论。
第一贴根本没算,提问而已;
最后得到的是最高可能转速,得到的结论是最多转速在50000(记错,实为35000,之后已经说明)
打滑如果存在,则一定低于这个“最高”,不用算也知道。
第二贴合来漏算齿轮比?计算的是误差,难不成齿轮还打滑?
那是你车的问题,不是我漏算的问题了,
我的车从来不会因为齿轮打滑造成误差。
14齿对30齿,14齿转3000圈,三十齿必然转1400圈,有误差么?
整个帖子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我指的都是实际负载转速,怎么会漏呢?
难道你理解下来我都在算空转转速和误差?
72000转空转,打滑占54%,齿轮比2:1,反推实际转速居然会是35000,带负载下的转速是35000么?
怎么算也应该是漏了,如果你说72000是轮子上的转速,那电机要14万转,这就要你来绕出来了
请注意54%这个数字是怎么出来的:
1. 计算之前,有“比如说”三个字;
2. 计算之后,有“最多”和“可能有”这两个限定条件。
而35000这个数字,是目前最快的三轮车(厦门老蔡)的车,所推算下来的马达实际转速。
这里面,即不是“比如说”,也不会是“可能有”54%的打滑。
带负载下就是35000转,没漏什么吧?
72000出现过两处,一处是在“比如说”中,另一处是在老蔡实际赛前测量的结果中,
请问你指的是哪个72000?
嗯,我明你的意思了。但你应该尽量多用点实际数据,那你现在把老蔡的车的实际转速测出来了,你算到的效率是多少,就是你说的打滑占的比例。
还吖哇,有个小小的发现吖。你测量轨道半径最简单就这样一个方法哇?哈哈
很简单地告诉你,老蔡的车打滑的比例是0,不相信的话欢迎参加第三届无限制赛,
你到场后老蔡把当时的车、马达、电池原样给你,你让它跑得比45节快,证明我说错
你的发现是你的臆测,还请多看清他人发言,理解后再发表意见。
好吧,既然你硬要轮胎不打滑,那就让车胎输出效率=100%这个回复传下去吧,我没有什么可再发表的了。不过你那个测量轨道半径的方法我真不得不说一说,你要围一个圈才测得到,还要找圆心,我真是汗,快改一下,让南健看了会笑的。
呵呵,你又在断章取意了,还很严重!
目前世界上最快龙王道的车,轮胎不打滑,这是我说的,
不信的话你让它不打滑来把车速提升一下,再发言,现在你的确没有什么发言权。
至于轮胎输出效率=100%,我没提,你自己提的。
我更没有提任何“测量轨道半径的方法”,请仔细看我发言并加强理解。
“围一个圈才测的到”,“找圆心”,都是你自己想出来让你自己汗的方法,并加在我头上的,我可什么都没说哦。
你!把我气死了,我不管了,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