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讨论区列表: 全国轨道车无限制公开赛

人物介绍-上海军团之少壮派

小花 2005/8/18 23:14:09

上海车手中,以少壮派车手装备最精良,手工最精湛,技术最全面。
可惜本次比赛拼得太凶,仅刘轶斌一人拿到第六。
相比于老成派,显然还缺乏一些心理上和战术上的老练。

首先当然要介绍大家最熟悉不过的王海峰。

王海峰现在公职于广州奥迪玩具有限公司,负责轨道车、遥控车新产品的创意与研发。
因为工作和爱好的原因,王海峰的装备是本次比赛所有车手中最强的。
一桌的瓶瓶罐罐加上品牌的工具,不少是遥控车所用。

王海峰是本次比赛为数不多的准备8辆车的车手之一。
试车时,王海峰成绩排第二,可能是有些轻敌。
等到比赛第一天,槟榔王一个上午就把试车成绩提高了1节多,导致王海峰消极应战。
在进行了所有的尝试后,依然和槟榔王4年前的装备存在0.3秒的差距,让他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

当天晚上,王海峰虚心向槟榔王请教
这张照片是最能描绘两个人当时心理状态的不过的了。

槟榔王在听了王海峰的问题后,承认王海峰才应该是他最大的对手。
但是毕竟人家是台湾第一人,当天晚上还是没有正面回答王海峰的问题,说一切等比赛结束后全部公开。

王海峰的斗志被槟榔王激起,当天晚上的工作桌面

三轮车,几乎可以看出要从导轮下手

四驱车,是去年赛后所跑的翻版

当天晚上的努力,导致第二天睡到3点多才来到比赛现场。
在作了一些尝试后似乎放弃了挑战。
全美式装备最终还是没有能战胜槟榔王的“土装备”。
“不是动力的问题,真的是车的问题了”,这是王海峰比赛第一天结束后所作的深刻总结。


第二个要介绍的是上海车手刘轶斌。
刘轶斌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足球运动员,学联体育部部长。
本次比赛主持人MM和最后摄像的GOLORIA MM,都是他的大学同学。

刘轶斌也是为数不多的准备比较充分的车手之一。
7月31日就和王海峰一起如住比赛的宾馆开始备战。
无奈所订购的零件发货晚了,收到的时候又发现侧补板做厚了。
于是那几天宾馆的房间就变成了碳纤维加工厂,毒性具增。

乍一看,还以为非典又到上海了

实际上,是他在打磨轮胎。
因为前些天碳纤维粉末太多,所以口罩成了加工的必备品。

刘轶斌本次虽然准备比较充分,但是第一天的比赛中却没有出什么成绩,显然不在状态。
这是他连夜调车的情形。

第二天的比赛经过老徐等人的指点,三轮终于出现了转机。
一度跑出13.34的成绩后,又毅然把车拿下准备再拼。
不过之后成绩再也没有提升,只能以13.77屈居第六。

最后这一位是久违了的上海车手查国伟
查国伟在机场作地勤工作,平时上班比较忙,玩车的时间不多。

但是查国伟绕马达的功力是上海车友公认的,有“拉丝机”的美誉。
本次比赛,叫他拼命三郎其实一点也不为过。
第一天比赛曾经连续放下7辆车,没有一辆跑回来。
就是这种情况下,还是不管地在做车、放车。
因为拼得太凶,本次比赛没有能够取得成绩。
但是论其车速,应该有超过40节的实力。
看来玩车,还是需要有勇有某,向老成派学习才行。

王颉 2005/8/19 16:23:49

哈哈,疯子这张照片还比较精神, 和我的那张看着很累的,呵呵.这几张照片还是没见天才真面目,还是我的那张比较清楚!

» 发表对本话题的回复,请用图形模式浏览: 人物介绍-上海军团之少壮派